父母需要“赢得”孩子,而不是“惩罚”孩子
《正面管教》读书学习笔记(二)
这一周我阅读了《正面管教》第二章,这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孩子会有不良行为?以及为什么正面管教方法能帮助孩子学会成为一个快乐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所必须的人生技能和态度,这些的前提,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自尊,并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被爱的,也就是去“赢得”孩子,而不是通过惩罚,说教等方式“赢了”孩子,“赢了”孩子是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赢得”孩子才能让孩子把犯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孩子更好的解决问题。
前一篇笔记说到,我希望我的女儿是一个为他人考虑,会照顾人,懂事的好孩子,而我的控制欲又与之冲突,所以我一直试图寻找一个平衡,在培养她能力的同时又可以保护她,不让她养成不好的习惯。
这本书的第二章就告诉我,要给予孩子自尊,为孩子提供发展和实践的机会,而我要做的就是不要“告诉”,要开始以一种引导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向孩子提问。
就像有一次,孩子想要买学校门口卖的小零食,而我觉得那些小零食都很不卫生,不想让孩子吃,所以就说“你不要吃那些东西,都是很脏的。”,女儿却说“其他小朋友都有零花钱,可以买这些好吃的,为什么我不可以。”“你怎么不学学别的小朋友的优点,学人家吃零食。”我回答道。女儿当时就很生气,回家的路上一直没有理我,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进了屋子
这时,我想到了《正面管教》“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于是我试着换一种态度和她交流,“我知道你看到了别的小朋友买零食,你一定也不想和别人不一样。”这时女儿依然坚持的说,“不要你管我。”我没有放弃,依然站在女儿房间外说“我以前也因为妈妈没有给我买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手套而生气过。”女儿的房门打开了,她探出一个小脑袋说“既然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为什么还是不愿意给我买零食。”“因为校门口地摊上的零食都是三无商家做出来的,没有正规干净的生产场所,妈妈怕你吃了会拉肚子,我可以带你去超市买一些你喜欢的零食,你还可以把它们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妈妈,你真是太好了!”女儿一下子开心了起来,冲出房间拥抱了我。
下周将更新我的《正面管教》第三章读书笔记,欢迎各位读者多多支持。
《正面管教》
作者:[美]简·尼尔森;玉冰 译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作者: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冶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予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征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简介:
《正面管教》中告诉21世纪的父母和老师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