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我升职了。从一家残疾人服务设施机构调到了一家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任副所长。对,是副的。
所长舩山美佳与我同龄,纯日本山形人,娇小玲珑的那种。我是纯中国山东人,大骨骼粗糙型的。在我们系统里,她有近30年的工龄,而我属于中途採用,工龄只有12年。要问我为什么当上了管理者,我也不知道。调令下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适合做管理,我舍不得离开一线,我热衷于面对面的服务每一个具体的人。但是没用的,这是命令。
其实现在想来,在日本这个“论资排辈”的企业文化里,我这个50+年纪的人,成为管理人员并不奇怪。
一上任,我就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还是“语言”。我虽非日语专业出身,但在日本生活了25个年头,听,说,写这三项自认“差不多”。可是做了副所长,每天要主持早会,发指示提建议,批文案盖印章,准备会议资料,汇报工作,搞培训等等。体力不用了,脑力却被挑战。
好在舩山所长对我要求不高,即使我主持的会议中途跑题太远,她也笑着替我收场。她经常鼓励我:
“你行的。你的日语是没有问题,你说的都很清楚。没有人像你想象的那样在乎你的日语如何。”
是的,“语言”这种工具,是受“年龄”这个变量影响的,年龄越小越容易驾驭,尤其是发音。想要说一口地道的日语,对于我这个50+的中年人,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我的口音很难再改变和进步。也许,摆脱困境最大的武器就是:自信和厚脸皮。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轻松多了。说不说是我的事,听不听是你的事。正因为我一个外国人的口音,大家才竖着耳朵认真的听,如果听一个地道的本国人说话,他讲得再好也很容易走神儿。更何况比起本国人说话论事,我更容易把问题的本质简单明了地指出来。这对说话有转弯抹角习惯的日本人来说,我是可以被原谅的家伙。
把自己的劣势变成自己独有的优势,我有一种撕掉了包装的感觉。没有包装的我非常不完美,却真实,自然,有趣。
另外,我还有个武器,那就是能说一口地道的山形方言。
山形是“阿信”的故乡,当年第一次来日本就选择了这个地方。以至于我把山形方言当成了日语普通话来学。我喜欢方言,它们表达的意思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而我的方言又加上演绎,随便冒出一句就会让人捧腹大笑……
当上管理者之后,方言依旧是我的的最爱。自然的已经改不了了。
我在日本当管理者的趣事,每天都在发生,以后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与你。今天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