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像洁白的沙滩,搁浅了一船又一船的思念。做为曾经仗剑天涯的浪子,多少年后回到故乡,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充满了无尽的回忆。
中秋节,我亲自下厨为父母做了一顿粉皮焖鸡,红红的火在灶台里噼里啪啦的捧着铁锅,起锅烧油,放葱姜蒜,一刹那人间烟火气弥漫开来。没有复杂的烹饪,只有一个菜,一锅绿豆南瓜粥。准备吃饭时,母亲说:“你弟弟今年没回来,不知道在郑州中秋咋过的,我做梦都没想到咱们家日子能过到现在这个样子,能吹着空调吃着土豆焖鸡。”我接过母亲的话茬对媳妇说:“我17岁离开家去上大学,除去过年的时候,平常吃焖鸡不超过三次。”媳妇看看我,父亲说:“咱家虽然条件不好,但是你们上学从来没让你俩断过顿,你看咱庄多少父母都因为供应不下来,让孩子辍学了!”我看着两鬓斑白的父亲,心里五味杂陈,端着稀饭和父母碰了一下说:“和咱家的两位功臣碰一杯。”母亲笑着说:“咱们家还有一个功臣就是拖拉机。”
拖拉机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买的,我们庄上那个时候并没有几台。但是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为了提高效率,母亲举债买了拖拉机。那个时候,我坐在拖拉机的叶子板上去下地干活,不知道有多骄傲。
有了拖拉机的帮助,干活省劲了不少,但是也意味着可以种更多的地了!父母就从那些外出打工的人手里承包了更多的地,比没有拖拉机的时候更累了!在流行外出打工的年代,父母为了我和弟弟能够上学毅然决然的坚守土地和贫困。
就这样我家的拖拉机,一犁一犁的在土地里刻画,一颗一颗的在庄稼上收获,愣是把我和弟弟供应到了大学毕业。二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拖拉机早已破旧不堪,去年父亲又买了一辆拖拉机,准备给旧的卖掉,母亲不让。她说:“这个车不能卖,就放在家里,我的俩孩没有它供应不出来。”
我到院里看到拖拉机,原来光鲜亮丽的机壳早已经不知所踪,想像当年母亲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飞驰的时候还没有我现在大。岁月荏苒,随着时光斑驳老去的不只是拖拉机,还有我的父母。
天空落下的雨滴恰好落在我的眼里,像极了眼泪。我于流年的巷口里,回望来时的路,坎坷不平的路上落满了黄叶,待记忆搁浅,那些斑驳的功臣,成了我记忆海里永不沉没的孤岛,春风掠过,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