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有关于元宵节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按中国民族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民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喜猜灯迷、共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元宵节的几项重要民族习俗。
每年元宵节,我们家乡不管城乡,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动手捏米塑,庆祝节日。米塑是千百年来安仁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习惯。“她”要用上等早稻米经特殊加工成粉胚,然后捏成各种动物、植物的模样,再用中草药制成的颜料点缀,蒸熟制成米塑。
米塑,俗称“琢鸡婆糕”,一团白白的粉团,在手掌上一揉,粉团就变成一个球,再捏一捏,粉团变得上细下粗,鸡的身子呈现了,继续捏出鸡冠、鸡嘴、鸡尾、鸡翅,最后用牙签压出花纹,点缀色彩,一只活灵活现的“米塑鸡”跃然手上。
传统的“米塑”以各式各样的12生肖为主,但也有人会做惟秒惟肖的汽车、飞机、鱼等。米塑最初用于祭祀,祈求国泰民安、人身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也有人会以祝福送给亲朋好友。
元宵米塑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