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拖延症,我是这样做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王子妈妈

前两天在群里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叫《微习惯》,作者是斯蒂芬.盖斯。我说我也要建立自己的“微习惯”。结果今天有朋友找我聊天,问我微习惯坚持得怎么样了。

说实话,我很激动,这本《微习惯》简直是我这种拖延症晚期+懒癌患者的福音。

以前我会制定各种庞杂计划,特别是新年啊,开学初啊,单单看着这些计划都觉得很有成就感,似乎看到自己美好的未来。可是要真正完成却非常吃力,结果可想而知,三分钟热度,然后自责,后悔。又重新调整自己计划,结果就是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而这本《微习惯》完全颠覆了我一直以来制定计划的方法,作者的理念是:通过每天完成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来进行习惯养成。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都懒得不去完成它。

我们制定计划,一不注意就会“用力过猛”,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支撑我们持之以恒来完成这个计划。

那么,如何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微计划呢?

1.确定你的计划。找一张纸,写下你想完成的微计划,然后从中挑选几个最想完成的。开始不要太多,最多4个,多了就会分散注意力,这也是很消耗能量的。

2.设计适合你的微计划。如何设计,想象你最忙的一天,完全没有时间,比如出去玩了一整天,你还能完成这个微计划吗?

3.每天完成微计划并记录完成情况。作者建议用大日历,写下计划,完成了就在计划后面打勾。这一步我还没做,预订了李欣频的《我镜历》,期待用那个本子做。哈哈,好像又在拖延了。

以下是我给自己制订的每天需要完成的微计划:

1,写15字

2,阅读2页书

3,喝两杯水

很简单吧,今天是微习惯的第四天,写作部分,昨天写了几十字,以说说形式发在朋友圈,其他几天都超额完成,写了几百字,就以文章形式发到公众号,作为自我成长的见证。而阅读和喝水,都是超额完成的。非常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我就更愿意也更有动力去完成我的微目标。

意外的惊喜

除此之外,微习惯还给了我两个意外之喜:

1.专注力提升。现在每天首先想要做的是完成今天的微计划,所以我的阅读量增加了,写作量也增加了,玩手机时间减少了。对我来说是一个突破。

前段时间,我对网上微课很感兴趣,得到、喜马拉雅、微信等各种收费微课,别人推荐的,只要自己感兴趣的都去买,可真正听课时间有限,没听的课程摆在那儿又会觉得焦虑,可都是花钱买来的呀!然后呢,又去找其他可以迅速提高的课程,太过贪心。

有时候会有种错觉,似乎自己享受的是寻找学习资料的过程,而不是学习本身。

想走捷径,可是哪有什么捷径,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现在差不多停止了自己无休止购买课程的欲望,除非自己特别喜欢。如果时间有空余,或者是自己做家务带孩子的时候就会听那些微课,而且每个月给自己定一个主题,就听那个主题的课,这样反而能静下来。

2.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要做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事,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做事很多也是三分钟热度。这几天,我发现只要完成了自己的写作目标,就会特别开心,觉得这一天没有浪费,对今天没有遗憾,然后开心迎接明天到来。我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点。

如果觉得方法不错,建议你也试试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微计划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