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困”这个字,我不说所有的情况,只说大部分的情况不是困在现实世界,而是困在心理世界,心结吧。
我们习惯了自己舒服区域,过于习惯它了,甚至不想去逛逛另一个区域;或者说自己制造了围城。这个围城,一定有人会说“这点小破事还想着呢”,也一定有人会说“这个事情好重大啊”,即使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个事情,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那么两种想法就是不同的区域。所有想法没有对错,只有当事人才最有感触;比较矛盾的是,俗话说旁观者清,这是说当事人是迷糊的。我们要听从哪一个声音呢?
尊重当事人的想法,同时允许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建议,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尊重当事人,要允许当事人自己做出选择。
一个人问爱人,“你爱我多深?”
爱人“你是第一位。”
有人“你爱你爸爸妈妈呢?”
爱人“第一位。”
有人“你是骗子,怎么这么说?”
爱人“我另起一行。”
这是真的应该这样吧,我不确定,我觉得“另起一行”是对的。把爱人与父母比、与朋友比,本身就不太适合,所有的都是很重要的,重要到失去谁都心里流泪流血,这时候说谁更重要一些明显是往心口插刀。我老婆从来没有问过“掉河里”的难题,如果你爱人问你,休了ta吧,因为说这个难题的人太没有良心了、太缺乏必要的情商和同理心了。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难题,火车轨道分叉,左边是旧轨道很久没有使用,没有牌子,上面有一个孩子,右边是在使用的新轨道,竖了牌子写“禁止玩耍”,上面有三个孩子,在分叉点的时候火车司机发现了孩子、同时火车刹车坏了鸣笛坏了,如果你是司机,你会继续朝新轨道开还是朝旧轨道开?下一个问题,如果旧轨道上是自己的孩子,你会朝哪一个方向开?这个考察个人对规则的态度。有人会朝旧轨道开,因为三个孩子比一个孩子重要;有人继续朝新轨道开,因为新轨道旁提示了“禁止玩耍”。不要流泪了,都没有对错之分的,没有好坏之分,哪一个选择都是艰难的、流泪的。
贾龙是一个话唠,叨咕叨咕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了,“作者真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