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语文/数学分别是88/87.5,这个成绩在他们班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儿子放学回来,我并没有第一时间问他今天作业多不多,期中考试成绩是多少?而是面带微笑[微笑] 问儿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开心吗?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妈妈?儿子回答过得很开心,自己主动告诉我,妈妈今天作业不多,放学我做了一些了,期中考试语文是88分,数学是87.5分。我面带微笑心平气和的接纳了儿子的一切。我问儿子,你对你的成绩满意吗?儿子出乎意料的回答:妈妈我对语文有一点点满意(语文进步了),数学就不满意(数学退步了)。我接着问: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做呢?儿子当时虽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已经给他种下这个问题的种子。果不然接下来这几天,儿子每天放学做作业背书都主动了很多。他虽然没有回答我,但是他用行动表达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儿子这次考试,我感受到了师父讲过的接纳的力量。什么是接纳?接纳就是允许对方是他现在的样子。接纳的目的是让对方重新回到起跑线,他才有可能改变。当发现孩子做得不够好,有很多的毛病和缺点时,打骂指责孩子只会强化这些毛病和缺点。只有先接纳孩子现在的样子,让孩子回到起跑线,才能重新开始。如果发现身边最亲的人的缺点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变,是你从来没有接纳他,接纳别人从接纳自己开始,以身作则,要改变他人,只能先改变自己,身教很重要,德育是最难讲的。所有优秀的品德,都是通过好习惯来培养的。接纳的过程是一种释放的过程,接纳他,尊重他,相信他(信赖),发现他有优点及时给予他赞美与鼓励!因为父母的肯定胜过亿万人的掌声。
儿子这一年来的时间里,进步很大了。之前分享过由于是我的愚蠢无知,孩子都给带偏了。记得儿子三岁半之前是几乎不讲话的,要不是偶尔听到他叫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妹妹……亲戚朋友们都以为儿子不会讲话呢[愉快]特别是孩子的奶奶 ,总是担心孙子不会讲话。说他姐姐(大女儿)一岁半就能讲很多话了,他这么大了怎么还不讲话?你们快点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我就跟婆婆说,不要着急,他是会讲话的,只是他不想讲,贵人语迟,时间到了他自然就会讲了。果然过不了多久,大概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讲话了,讲起来就一串串的,不是一个字两个字的讲(这么久不讲原来是在酝酿中)。到现在更加多话,由于家里没有装电视,只装了一个书柜,买了好多书回来(这是听了师父的课,回来就力行[机智]),孩子们平时除了写完作业,玩玩具,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了[奸笑](师父说环境的熏陶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儿子是从不说话→说话→现在能给弟弟妹妹讲故事,讲笑话,更喜欢出脑筋急转弯来考爷爷 ,当爷爷回答不出来,让他公布答案时,他特别有成就感的告知爷爷听[偷笑]。通过学习师父的课,才知道我无形中就对儿子用了接纳,所以儿子现在才有这么大的进步(以前儿子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还被老师提醒过说他是不是有自闭症?要不要带去检查[皱眉])。现代社会的人们自从孩子读书后,总是习惯用唯一的标准——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这是不对的,师父讲过爱一个人是爱他的全部,是无条件的付出不求回报!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人生的旅程中,总会有的人走得比别人快,比别人高,也有的人走得比别人慢。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等待,学会接纳,学会信赖,时间到了慢慢的就会绽放出属于每个人的花朵 。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收获!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抱拳],感恩师父师母,感恩大家———007篇)201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