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你的故事有覃杰,更要有沃克。
我是沃克,非常感谢群主依然给大家在群里分享的机会。
接下来,简单做个自我介绍
我是007早期战友,14班1010号。007首席语言习得咨询师,18年雅思预考成绩8.5分(满分9分)12岁实现知识付费变现者,007原金节点,9号全民写作大使。沃克金鹰双语赋能社创始人。加入007之前,我是地产商融创·香堤一号的销售代表。
那在分享之前,想先和各位做一个小互动。
前3位和我互动的朋友,我会为大家减免加入金鹰双语赋能社50%的课时费用。(练习打卡可以在大家任意方便的阶段开始,仅需缴纳押金,并且自动获得沃克1对1金牌服务。)
话不多说,我们先进入正题。
这个小互动要从客观对象和人的主观意识间的关系讲起。
大家也许觉得奇怪,但没关系哈。我们先把它做完。
接下来分享过程中,我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
请大家思考下边3组词的关系
如果你认为前者=后者,打1,否则打2。
符号 符号所代表的事物
地图 地图所代表的地区
言辞 言辞所代表的事实
要解释外语学习究竟在学什么的问题
那么我们首先要来和大家聊一个特殊现象——
(一)为什么在中国,有很多朋友学很长时间外语,却始终很难开口?
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旧有语言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让我们把活生生的工具(指语言)变成了考察是否掌握所有知识点的考试,过度强调掌握语法规则。
这就导致我们在正常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满脑子都是语法,生怕说错了被老外嘲笑……
但这根本不是真相。
一方面,假设大家现在口语很好,但你是否知道开口该和外国人聊什么,该怎么开头,该怎样加入其他人的交流和谈话?
另一方面,就和我们听到说汉语的外国人一样,你会因为他汉语说得不好而嘲笑他,还是会因为我们各自代表不同文化和与你不同的经历、背景,并且想方设法和你交流而被吸引?
我猜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他们讲我们自己的母语不好而拒绝和他们沟通的吧?
二是汉语和西语(英语、德语、法语、etc.)的渊源不同。这部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网上了解,我只和大家分享重点。
我们汉语是表意文字。古人对着太阳画个太阳,对着月亮画个月亮。文字的形状就代表它所对应的事物。
但西语却不这样,它们是通过声音来赋予事物含义的。
所以,原本聪明的我们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却总是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
大家看国内雅思考试的全球排名,让我看到痛心疾首!
中国人学习外语真得很勤奋,但英语学习效率很可能全球倒数。
但这又能怨谁呢,在我们尝试第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走些弯路实在很正常。就像我在创业中走过的弯路那样。这个大家想听的话以后我再来分享。
所以,学习以英语为代表的语系,我们本应使用的方法是多听多读,而不是反反复复机械地拼写单词,也不是学习语法。因为语法是永远滞后于我们当代人的语言的。
方法对了,拼写单词的效率也可以大幅提升。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开始和大家互动的那个问题上。
符号等于它所代表的事物吗?
地图等于它所代表的地区吗?
言辞等于它所代表的事实吗?
答案都是不一定。因为这一切全部取决于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比如,有人用汉语骂我,沃克,你是白痴。那我就“懂”了,心理知道这句话代表什么。
假设沃克不懂某门外语,这个以某门外语为母语的人用表示“你是白痴”同样意思的话骂了我“XXXX”,我就不懂。因为,我还没有和那句话所代表的含义建立意识关联。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就明白了。
外语学习的本质,是重新建立已存在的符号和事物、人们大脑里呈现出的画像间的联系。
以上是术的层面,让大家理解我们学习外语究竟在学什么,知道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