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说,幸福就是,不必时时恐惧。从小到大,我一直渴望幸福,却在时时恐惧。上学的时候,恐惧考试,恐惧读书,因为爸爸说,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穷人家的孩子出路就在读书。于是我想改变命运,拼命读书,虽然每次考试成绩不是那么差,可在考试时总是会极度焦虑,考前焦虑,担心自己复习不到位,考中焦虑,担心把会做的题做错,考完后就更焦虑了,担心成绩不够好,班上没面子,害怕老师不满意,害怕跟父母不好交待等各种恐惧。这种恐惧一直延续到大学,尽管成绩已经不错了,可那种记忆中对考试的恐惧一直无法抹去,甚至延续到参加工作。我害怕考试,害怕老师,以至于同事之间总觉得能看到当年老师的影子。这样说来我的读书时代似乎是不幸的,哲学上讲事物都有反作用,这样看来,读书的反作用便是让我有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正是有了这份工作,我才有时间在这里写写说说,否则生活的逼迫恐怕是没有闲心也没有时间来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的。我应该感谢读书的日子,正是那恐惧中的一次次考试成就了现在的自己。但我并不讨厌读书,从以前到现在,相反,没有考试的日子更爱读书了,没有了恐惧的考试,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了来自家长的期望,没有了各种评比,读书仅仅是自己对文字的喜好而已,别无他求,再也不必担心考不好了,所以读书是幸福的!
龙应台还说,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大多数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是做不到日子依旧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苏格拉底也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过两天同样的日子呢?尽管每天做的事情一样,心情一样,甚至周围的人们一样,但那也不是日子依旧,只不过是寻常罢了。大学毕业后,除了每天找工作,考试,跳槽等等,还在渴望有一段如泣如诉的爱情,生活不是所有渴望都能达成的,愿望终究是愿望,正如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听听不同家庭的声音,外人看来再幸福不过了,有房有车有工作,还要求什么呢?是的,有时候觉得自己真是贪心不足,但这仅仅是幸福的一小部分筹码,真正的幸福日子就是粗茶淡饭也相依,有多少人羡慕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但羡慕归羡慕,真正一辈子要走进世外桃源是需要勇气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诱惑也很多,一颗平凡的心要置于红尘之外,谈何容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是一个凡人,不想来不及享乐,就空空归去。多数人哪怕是日子依旧,依然要寻找人生的突破口,有人说这叫求进步,而安于现状的人则常常被看作不求上进。生活真奇妙,人们总在追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得到的却有弃之一边,近期很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陈俊生就是这样的人,罗子君离婚前不知珍惜,离婚后倒是开始想念了,而凌玲在婚姻外时陈俊生多方保护,婚后随着平常的日子依旧,倒是想念罗子君了。谁都经不起寻常的日子,婚姻更是如此!
龙应台还说,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生命中有很多过客,有的过客成了亲人,有的过客成了朋友,有的过客也是真正的过客。年少时,有父母亲人相伴,我们总认为永远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相亲相爱,死,似乎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似乎永远发生在别人家。知道某天挚爱的亲人熟悉的朋友离开,才明白死原来真的是恐惧的事情,原以为寻常的人儿会永远依旧,可他们总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我们告别。
每一个身边的人总是难以依旧,亲人会走,朋友会离开,连同最爱的人也会不爱,甚至心生厌恶,这所有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又怎会依旧?这样的幸福来机率太小,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也很难得,唯有母亲的那一缕饭香的味道不会变,那颗期待的心不会变。爱过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不是依旧,也许曾经那些挚爱的人现在早已反目,也许那曾经走过的路早已修缮,也许哪些曾经读过的书再也读不出当时的味道!就连我们内心那颗一直忠诚于自己的心也会时时背叛意愿,每个人的生命注定要走一段不寻常的路,当你走不寻常的路时,遇到的或是对待身边的人依旧那才叫幸福,而不是贫贱时的忍辱负重,发达时的不可一世!尤其放在婚姻中更能说明一切,无论男女,一旦一方发达,矛盾明显增多。
寻常的日子只因走了一段不寻常的路,也就以为自己成了不寻常的人!人活着太善于给自己贴标签,也太善于用标签来看人,其实只是一个平台问题,离开了平台,离开了社会,恐怕什么也不是。其实也就简单的一句话,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真要把自己太当回事时,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的把自己不当回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没事便是幸福,没事便不会有恐惧,没事寻常的日子便会依旧,没事寻常的人儿才会依旧。
借用龙应台的一句话来结尾: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幸福,如此简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