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网综《奇葩说》,分享一些我总结的内容给大家。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往往经历了三个过程。
1.0时期,因为自己认为的一个“弱”字,所以只能“委曲求全”,无法“特立独行”,成为了“服从者/追随者”。
2.0时期,因为我们越来越强,于是乎就有了坚持自己观点的力量,主观自信,客观也有了威信力,于是就可以成为关键意见领袖(kol)。
3.0时期,我们学会了“圈地”,用合理的距离和界限,用适度的沟通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领域”,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如果有人越界,我们会通过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式,力求一个圆满的结果。
(三个阶段也有点像员工领导和老板的格局哈)
每个人都期待和这个世界开心互动,但生活很残忍,总可能出现没办法“我行我素”、“骄傲放纵”。中国的文化讲究一个“和”字,因为人类社会因“和”而共生共荣,个人也因良好关系以及社会认同而活得更好。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老子所谓的“和光同尘”。我个人理解就是尖锐会磨平,纷扰会解开,月光星光因太阳光而合一,空气中的尘也必然皆落于地面。自然界的和,就是事物都有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的趋势,所谓的规律与周期。
25分研习社读书活动第二期@觅蜂咖啡的话题是:当今时代,你是选择妥协意见,求同存异呢,还是选择坚持意见,表达自我呢?
这种选择题当然如辩论一般很难说明谁对谁错,但做为启发思考的敲门砖,倒也不错。基于这个话题,我们争与不争,在个人是一种求变。因为争的结果有两个,要么“争得”,要么“争而不得”。
类似“争而不得”的,有一个常用词叫“求之不得”,求之不得的事儿,往往会“水到渠成”,因为事物的发展到了改变的阶段,自然就不会是“逆天改命”的节奏,而是“顺应天意”。
结合到具体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会议或沟通的主题与基调符合公司发展的趋势/符合对方的取舍意向,或是有改变的苗头,那么新思路的提出和坚持,或许就是“顺水推舟”,前提是到底是否已经有了趋势存在,如果有,就算不是一呼百应,至少会有权威人士为你站台,或是对方尝试主动理解和思考。而这种对局势的判断,需要我们敏锐的洞察力,同时更需要我们能够扭转所谓的局势,借力打力,就是这个意思。
聪明人能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斥之以法,诱之以利,这就是借力打力的“套路”。这种沟通本领,或许人工智能100年也无法替代人类去掌握。如果我们担心AI未来抢我们的饭碗,那么培养这种能力,你将不会被替代。即使在20年后,你已步入中老年,这种能力依然能让你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和优势,因为这是人类社会的沟通之道。
读书会又常称作“书友会”,我们参加读书会这类活动,有一个动因是期待高效读书,在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收涨姿势,增见识;还一个动因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更多乐趣,通过沟通将文字信息拆解成自己的东西,同时锻炼到自己的口才力、思考力以及沟通力,并结识到值得相交的好朋友。
这个时代,关闭液晶屏幕,选择周期性的“圈出”一段时长,和有缘人一起,做这个世界少数人才会做的事情,或许这就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新态度,我们将打开一扇窗,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心态做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期待这种改变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