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刚刚过完一段很颓的低谷期,是的,年初一段不那么痛快的日子。
在这段日子里,我都强佯毫无畏惧,隐藏悲伤,用读书、运动、充斥着我整个空闲时间。
我们总以为自己这样能够阻止悲伤的发生,最终却被悲伤绑架了自己。
但这也无可避免,因为悲伤是一种必然,或者说也是一种常态。
说到底,无论多么快乐的人,都会有悲伤的影子。
它就像融入了你的血肉当中,与你合二为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然而至,让你沮丧而无力,同时也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这篇文章,亦是一次我与自己的对话,也是一次灵魂的救赎。
悲伤总是突如其来
前段时间,收到一条后台留言。
大意是说,自己最近负能量爆棚,总是闷闷不乐,做什么什么就做不好,好像全世界都在针对她。
她问我,自己是不是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其实,这往深了说,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例如我是谁?快乐的本源是什么?
往浅了说,快乐就是你发现生活小确幸的能力,而不快乐就是你无法处理与悲伤的关系。
既然我们生而为人,就要面对很多不确定性,生老病死,天灾人祸……
我们无法选择,也无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自己的脆弱,学习如何与悲伤对话。
只有明白,悲伤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才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它给轻易击败。
俗话说,凡事皆有代价,而快乐代价就是痛苦。
从能量守恒看悲伤
记得,第一次知晓能量守恒定律是在初中的物理课上。
上面写道:能力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
也就是说,世界万物,相互相成,是平衡的。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能量的传递是在肉眼不可见的范围内进行着,比如情绪、得失,甚至整个生活。
像前苦后甜,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这些老祖宗的智慧,无不印证这一点。
得到与失去总是相互依赖,相互生存,悲伤与欢乐也总是如影随形,不可或缺。
有人生的巅峰,就肯定会有人生的低谷,他们相互相成,构建了我们的一生。
通俗一点说,你想要获取多大的成功,那你必定也会承受相对应的苦难。
所以,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数。
是时候了解悲伤
在这个冷暖自知的生活里,我们有时候活的太过于紧张和压抑。
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情绪,或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和悲伤,逃避自我。
其实大可不必,说到底,成年人不过是长大了的孩子。
我们不必对自己有太多的期许,默许自己不再有那些孩子心性的行为,甚至默许自己不再哭泣,不再悲伤。
所以悲伤的时候,第一步你要学会接纳你的悲伤,与他和平共处,而剩下的就是了解悲伤,交给时间。
很多文章都在说,做事要全力以赴,要如何拼,如何学?
不妨偶尔放缓脚步,生活和工作也不要用力过头。
做事就花八分力,剩下两分留给自己,给自己留有余地。
这样即便悲伤来临之时,也可以给自己一个缓冲时期。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慢慢来。
每件事都有它被完成刚刚好的时间,有些东西不是你紧急慢赶就能立马产出的。
做好你该做的,然后把一切交给时间,毕竟人是时间的动物。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音乐,莱昂纳德·科恩的《Anthem》。
里面有句歌词: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这句话送给你们,也送给自己。
愿你们不要害怕生命中不完美的角落 ,阳光会在每个裂缝中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