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读诗诵词,喝茶赏月。冬看霜雪,夏品冰峰。忙来井然有序,闲来把酒言欢……
这是我认为的人生最好的状态。
人生嘛,多么短暂,李白豪放由己是过,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过。心怀天下者解救众生,无欲无求者自得其乐,谁对?谁错?要我说,都好。最可恶莫过于披着“忙忙忙”的旗帜碌碌无为。
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
前几天和朋友去看电影,那天的616比平时还拖沓,我时不时踮着脚尖看看有没有它的身影,一脸的不耐烦。朋友看着我笑了,“你急什么?”
“怎么还不来?!”
“你一直都这么着急么”
昂,好像是的。
小学时候,总想考一百分,每天最早到学校,上课聚精会神,回家争分夺秒做作业。好像一直都很紧张。
中学时候,总想考个好大学,吃饭时候脑子里回放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走路的时候手里拿本政治书。时刻学习着,把时间利用到极致,好像仍然一直很紧张。到大学就好了,大概每个人高中生都这么想。
大学,慢慢感觉到学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真正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悔恨之情油然而生,从此发奋图强,力争充实自己麻木了的脑袋瓜。然额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计划……致使也并没有看多少书学多少想学的东西,时间依旧以秒计算,生命也在杂七杂八中悄然流逝。我惊讶的发现自己过得比前十几年还紧张。
那么,紧张了这么多年真的有价值么?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谈价值,听起来多少有点别扭。有多少人每天忙碌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又怎么判断有没有价值?每个人的看法大概不一而同。
我特别羡慕一个朋友,他做了一件大多数人都觉得有价值也向往去做但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亲自做的事情。他常说,要活得高兴,他还说不要像我这样活,太拘束了。我觉得他说得对,所以我对他才是羡慕嘛。
几乎所有朋友都很惊讶,他居然休学去徒步旅行,但他义无反顾就这么做了。看着他发来徒步到达西藏和牧民手舞足蹈的照片,看他跳跃在青海湖边的身影,听他讲旅途中的故事,感受他的快乐和孤独。
“你在干什么?”
“刷题”
“你在干什么?”
“准备考试”
“你在干什么?”
“熬夜做作业”
......
我的回答永远离他那么遥远,就像他的生活离我很遥远是一样的。
我问他为什么旅行?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不害怕吗?他说,想要找寻自己,找另一个自己。哪怕是感受到濒临死亡,也要行走。
其实,我也无数次幻想过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城市和陌生的人说笑,看陌生的天空和星星,感受不同的风景。可能真正做起来没那么美好,但的确难得。然而我只能看着他发来的照片微笑,就像他说的,我的包袱太多了。
最可悲的是,一直以来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着急的人,甚至向来很鄙视那些快节奏的人,那么快做什么?慢一点不好吗?可我自己就这样做了,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掐着时间做完一件事赶紧做下一件,似乎稍有空闲就会觉得不安。可是躺在床上回想才发现,很多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去做。虽然在做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紧急。
这个世界上最遗憾的不是天黑了事儿没做完,而是事儿那么多为什么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
如果真的觉得在忙的每件事都是重要且紧急的,那么不妨从其他地方挤一点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两年前我认识了一位叫SJ的男孩子,他长得帅气又大方,跟他在一起我总觉得拥有了全世界,幸福满满,后来我们在一起了。
但是慢慢地,我才发现他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气,他开始斤斤计较,不让我弹琴不让我读书更不允许我跟家人吃饭不带他。我很苦恼,但很爱他,怎么办?作为一名颜值控,为了不失去他,只好顺从他的一切要求。
后来,我变成了一个宅女,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父母也说我做事没以前专心了问我是不是恋爱了,我笑笑不回答。
可是,一天两天还可以,一年两年,我彻底离不开他了,然而我最开始简单充实的生活也变得一团糟,我跟SJ分手了。他的朋友都觉得我很冷酷,分手的理由太奇葩,什么叫做“不想再依赖你了”,这样的烂借口也拿来搪塞。可我就是这样做了,我开始把跟他在一起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看着一行行铅字在面前跳来跳去,我激动得快哭了,原来这几年我为了SJ差不多完全丢失了自己。
离开了手机,我终于实现了在咖啡馆静静看一天书的愿望,终于可以专心地跟家人聊天,近视度数也下降了很多。
有时候,离开不一定意味着悲哀,离不开才是。放下不一定失去,放不下才是。中国的老话大多饱含哲学意味——“有舍才有得”,终归是没错的。
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后,我郑重决定:等考完教师资格证考完四六级过了期末考试写完没写完的小说......我就去学一首新曲子,就去安安静静坐在没人的地方慢慢品读一本书,就去跟朋友脱缰般的玩耍,就去呼伦贝尔大草原看星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看法不影射除了我以外的任何人。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