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做了一个小范围的问卷调查。
职场中,人品和能力你更看重哪个?
我在20出头的学生中做了一个统计,他们大都认为,人品比较重要。
但是也有少数人在群里说:在职场,肯定先看你能力啦,能给公司带来利益,你才有价值。
在其他的人群中,又分刚工作没多久的小白,3-5年工作经验的和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另外,不同的岗位上的人对这个话题的选择也不同。
基层岗位的小白选择更看重人品的较多,
3-5年工作经验且不是基础岗的人选择人品一般,工作能力更强的较多。
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管理者们给出的是两者最好都能有。
其实这也不过是一个比较片面的分析结果。
而且受年龄,职业,职位,经历等很多的限制,不同视角的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
刚出校门第一次进入职场,是一家国企的外包公司,做了3个月的时间。在3个月的时间,部门的老大换了两个,一会被合并,一会换经理,小组的成员总有一种颠沛流离的感觉。当我进公司一直带我的小组主管被辞退的时候,我难受了好几天,认为公司真是无情,我主管那么好的人都要被辞退。现在想想那会挺幼稚,我没有看到的是小组的成员没有业绩也没有状态的原因在于我主管是个老好人,对我们没有要求,能过且过。这对于一个业务团队来说,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被取代也是必然的。
后来换了一份工作做到去年,做了6年。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现在来看自己的成长还是太慢。
因为做业务的原因,经常会跟同事有业务方面的一些争执。刚开始的时候,我抱着的一直是 ‘受害人的心理’,觉得很受伤,心里很难过,进而觉得那些跟我过不去的同事,人品真是有问题。
后来就完全不这么想了,在公司几乎没有和别人主动发生过业务冲突,反而是被找,但每次都要栽跟头。我开始注意,为什么我跟进的客户总能被别人抓到漏洞。真正的原因是,别人解读制度的能力比自己强太多。而且自己跟进客户的步骤确实有些问题。
而且,当初那些我认为人品不好的同事,他们的人品难道真的不好吗?未必。
以人品当借口责怪他人的‘受害人的心理’,总比让自己承认能力不如别人的事实来得舒服而已。这才是正解。
靠本事吃饭,是职场定律。
2.
基层岗位的一位同事离职,这个同事做了1个月时间。是被公司给优化掉的。但是人不坏,年轻有活力。因为她在本职工作上留下了太多的烂摊子。作为她上司的我可真真是收拾了好几天。不但要一边收拾残局,还要承受公司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同样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同事的各种口水。
A跑来问,为什么我 要把她炒掉?
B旁敲侧击,是不是我不喜欢她,跟她有过节?
C担心地问,公司最近炒了好几个人,是不是要不行了?这么大一公司一个人都养不起吗?
。。。
好无语,在公司工作,平时只看一个人是不是跟自己关系走的近不近有用吗?
工作能力才是王牌呀!
被炒鱿鱼,不应该最先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吗?任何一家公司都没道理把优秀的员工优化掉啊。
这些年轻化的同事,当真是工作经验不足?还是同情心太泛滥?
其实职场没有那么冷酷,但是也绝不是像他们想的那么象牙塔。
因为工作就是工作,不会因为你是职场小白就要对你格外开恩。不会因为你为人不错,就有借口把工作做烂。万事都想让别人给自己收拾残局,那不是职场,那是你家呀。
3.
林小姐最近有一个很奇特的感觉。
在她还没有升经理的时候,大家点下午茶,都还会问她要不要一起点,会被约着一起下班聚餐等。现在都好像避着她了。她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后来想了想被边缘化这个词不对,应该是自己被他们的小圈子给屏蔽了。
职场上被自动归类,是该高兴还是失落?
其实被归类,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因为硬伤被归类
比如平时说话做事太过个性,人缘差,不招人待见,被孤立。
因为表现出来的能力太优秀被归类
在学生时代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某些学生学习特别好,又招老师喜欢的,其他学生会嫉妒。在职场中其实也差不多。
不同岗位的圈子是不一样的,级别相差较多,所以会被归类
林小姐之前跟大家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其他的同事私下跟她一起调侃老板,抱怨下公司,都不会担心走露风声,但是她现在的身份是经理,就完全不一样,风险太大。
其实林小姐大可不必为了融入他们而改变自己,只要自己足够优秀,会有更优秀的圈子等着她。
这就是现实的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