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微博被《后浪》这个三分钟的演讲刷屏了。
这是B站联合中国青年报在五四青年节发布的一段视频:意在认可、赞美、寄语年轻的一代:“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勇于表达自我,拥抱世界。”
短片中出现了美丽年轻的面庞、踏足世界的旅游博主、高科技玩家、伴随着何冰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原本是一碗极具鼓舞性,充满豪言壮志的鸡汤。不料,评论却翻车了。
喝不下这碗鸡汤的80,90后无一不是控诉高房价,996剥夺了他们的理想,想象中的“诗和远方”如今变成了“家和公司”两点一线的距离。这样的重压下,谁能毫无顾忌地追求一段浪漫的人生,随心所欲的生活。
也许他们会说,50后,60后,70后哪个年代不是艰难度日,尤其是在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依然为这国家,为着小家开辟出了新天地。怎么到了现在的年轻人还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已经习惯了无病呻吟?
错了!他们只是害怕被“代表”,害怕被“美好”。视频里那些出国旅游,娱乐,户外探险的up主,有太多是家境优渥的可以自由探索的新青年。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符合这样的“新青年”的定义呢。这个视频展现了那1%概率的头部up主优渥的生活,他们可以自由探索,因为有优渥的生活条件,可以承担“试错”的成本。
如果这就是“后浪”,那年轻的我们不配。
我们是谁呢?我们是演讲中忘记了的正在拼搏的大多数年轻人,遍及在四五线城市甚至乡镇。生活在小城市,乡镇的青年就这样被片中展现的富裕群体“代表了”。
工地上打工的年轻人,没有机会穿着汉服穿梭在国外繁华的大街,没有机会体验滑雪跳伞。可是他们也是中国青年,为这个闻名的基建大国添砖加瓦。
后浪也应该是在疫区奋斗的年轻的医生、护士,是守卫边疆的战士,是我国基建服务的年轻劳动者,是快递员,外卖员,是千千万万年轻的劳动人民。而不是视频中一出生就在罗马的小资青年。
五四青年节,不谈青年劳动者,只谈“爱好”。以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主义形式作为标尺,赞颂这一代“年轻人”,实属不妥。
我们只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想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