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偷下懒,因为眼睛上火,连续红了三天了。这是之前的文章。如下:
儿子最近一副小大人的样子,经常兴致勃勃地帮我干家务:搬米面油、洗盘子、扫地。当然,一个四岁多的孩子不是无所不能的,有些事情他做的并不顺利。比如前几天的碎盘子事件。
当时,我俩从兴趣班回来已经比较晚,他自己点的晚餐是鸡蛋饼。一盘鸡蛋饼刚出锅,孩子闻着香味过来,又想帮我干活。他怕盘子烫手,就拿起夹子夹着盘子往餐厅走。盘子太重,他手腕力量太轻,承受不住,夹子一松,盘子还没出厨房的门就“啪”一下子碎在地面。他愣了一下,接着哇哇大哭:“我只是想帮妈妈干活,呜呜呜”。正在煎另外一锅鸡蛋饼的我,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这么不小心,盘子碎了,鸡蛋饼也吃不了了。就在准备劈头盖脸的批评他的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并不想摔碎盘子,他只是想帮忙,摔碎了盘子他很害怕妈妈批评他,害怕妈妈因为碎盘子不爱他。于是,我抱起孩子,安慰到:没关系,妈妈还是会爱你的,不会因为你摔了盘子就不爱你的。孩子很快平缓下来。过了一会,第二锅鸡蛋饼做好,我还是让他来端,只不过教会了他另外一种新的方法端盘子。
碎盘子事件让我想起李老师在课上讲过的勒温行为公式:
B = f (P, E)。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人和人所处环境的产物。
运用到这个碎盘子事件里,我面对当时孩子出现的失误,可能会出现两种行为:一是生气地批评孩子,怪孩子没拿稳;二是温和的对待孩子,安慰孩子,告诉孩子正确的端盘子的方式。同一个人,同样的环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关键在哪里?
根据勒温公式,我写出两个行为函数进行分析:
生气的批评孩子=f(P1,E)
温和的对待孩子=f(P2,E)
显而易见,两种行为模式不同的关键出在了P1和P2上。P1和P2不都是我吗?是同一个人,但不是同一种心理。
李老师之前讲课的时候提过,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一件事情生气的时候,他可能不仅仅是对当下的事情生气,更多的是对他的过去生气。小时候的我,曾经也摔碎过东西,一个陶制的洗碗盆或者一块玻璃,在物质紧缺的年代,家里的长辈总是觉得东西比较重要,每次都使劲的批评我。这让我每次听到东西碎的时候,内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怪情绪在涌动。
因此,在P1情况下,生气的批评孩子,除了当下孩子的失误,还有我对过去摔碎东西的那个点的生气、愤怒。我对待的不仅仅是是孩子,还有小时候失误过的我。在P2情况下,温和的对待孩子,是因为能将个人过去的情绪与当下孩子的失误分开,只针对孩子的失误作出行为反馈。真正意识到,孩子还小,有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出现问题理所应当。只有做多了,才能熟练。所以要给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尝试、体验、学习,同时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如果错了,没有关系,就教给他正确的方式、方法。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只能让他畏首畏尾,不敢作为。
我一下子体悟到,体验当下,将属于自己的情绪剥离开,把孩子当做孩子本身来对待,是亲子相处过程中应该有的模式和态度。而这点,正是需要我一直修炼、成长的地方。
董敏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