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五常,爱因斯坦式的发型彰显着他自视颇高、放浪形骸的形象。他师承阿尔钦、赫舒拉发;言必称科斯,例必举诺斯;和巴塞尔论友,与弗里德曼比肩;创合约理论,启经济解释,自成一家。众人对其褒贬不一,孰不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不知道差在哪里。《经济解释》行文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谓是集五常毕生学术之大成,散文式语言读来畅快淋漓,引人入胜。
凯恩斯认为,经济学不难但杰出者甚少。针对1个经济现象,10个经济学者有11个观点,但事实真相肯定只有1个,可见当前主流经济学确实跑偏了。究其原因,当前经济学理论充满了错误为其一;经济学者水平高低有别难以驾驭经济学理论为其二;经济学者私心作怪有意或无意扭曲分析为其三也。当此时,五常雄辩地指出:“经济学是一门极重视概念的科学,可取的理论不多也不难,但概念的变化多,一般性大,概念掌握得稍有差池,简单理论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
鉴于当前经济学理论错误百出,五常大刀阔斧地改革,重塑经济学,建立了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经济解释》应运而生。一方面,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论的要求定义经济学:作为一种实证科学,自私是其假设,需求定律是其公理,并由此推出了一整套由理论及其推论组成的体系。同时,坚持验证理论一定要用可以观察到的变量,科学验证的主旨不是求对,而是“求错”但希望没有被事实推翻。另一方面,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诠释了重要的经济理论和概念:阐明规则与准则、缺乏与竞争、价与量的关系;论述市场和非市场环境下的供需理论、价格控制理论;废弃“功用”;修改“均衡”;定义“租值”、“交易费用”;重申“成本”、“收入”、“利润”、“财富”……此外,实验经济学是荒唐的,经济学实验室来自大千世界。
五常批判“黑板经济学”,认为数学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凡是方程式拆得通的,逻辑一定对,但对的逻辑不一定有对的内容。因此,数学用于经济解释不重要,且数学的滥用阻碍了经济学的发展:数学之于经济学已经成了一件皇帝的外衣,遮掩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内容无甚进步的尴尬。计量经济学的问题在于如何辨析回归方程中的变量的经济含义表达的是什么局限条件,以及采用哪种形式的目标函数来反映局限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限条件也会变化。例如:3位诺奖得主组成华尔街梦之队,运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各国国债收益率微小利差并设置投资阈值,投入几十亿美元增加杠杆撬动上千亿资金套利,分析称这是“利用大概率事件赚小钱,当心小概率事件赔大钱”,最后随着“黑天鹅事件”发生破产。
经济学,即“人类行为学”。人在社会中生存,理应学点正确的经济学。正如罗宾逊夫人所说:“学习经济学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亚当·斯密提出并分析了经济学几乎所有重要问题,因此有人说“经济学几百年的发展史实际是《国富论》的注释”;马歇尔引入数学、物理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后经济学便误入歧途;凯恩斯开创宏观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使经济学的发展陷入了混乱。五常对前人研究成果去伪存真、归纳总结,力求把经济学拉回原有的分析传统中,建立真正的研究框架。五常的研究代表着先进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也许需要几十年、上百年五常的研究方向才会成为发展的主流,那时候,亚当·斯密应被称为经济学创始人、近代经济学之父,而现代经济学之父非五常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