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以来,有几个眼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第一个眼神是在98年那会。老妈很早就没上班,在家全职照顾老爸和我。老爸是普通的工厂职工。记得那是一个傍晚,老爸吃完晚饭,坐在阳台的板凳上,点上一只烟,吸上了一口,吐出了一阵烟。他似乎是看着那烟,似乎是看着远方,似乎是看着明天,似乎是看虚无。后来我大了一些,才知道那是忧虑。98年,有个热词,叫“下岗”。
第二个是我很怕的眼神。上大学前,很多同学怕考试考不好。我也是。每次考不好,老妈会说几句,会拿出“别人家的孩子”。而老爸只看着我一会,说“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哪没做好”,然后就是沉默。我不敢抬头,怕对上那眼神,失望的眼神。
后来上大学的时候,从老家福建三明到内蒙呼市,要先到北京,从北京转车去呼市,总要三十几个小时。凌晨4、5点的火车。前夜里总是睡不着的。我睡不着,因为要离开家了。爸妈睡不着,因为我要离开他们了。到了3点钟,爸妈就会起来,帮我收拾东西,热一下路上吃的东西,然后送我去火车站。凌晨的夜,很静。家离火车站不远。有时打车5分钟就能到,有时静静地走去,偶尔说上几句话就到了。
不大的候车室里,挤满了去北京的人。有工人、有生意人、有学生。我抱着包静静地坐着,老妈偶尔检查下东西,看看又没落下什么,每次都能发现少带了个叉子,又或者热好的牛奶没带。老爸时不时地在车站里转转,总能发现也来送孩子的朋友,嘱咐几句路上相互有个照应。
检票的广播响起,总是牵着人群的神经。排进检票的队伍,快到检票口时,我回头看看,对上的爸妈的眼神。“注意安全”“我知道”,“好好学习”“我知道”,“照顾好自己”“我知道”……说了无数遍的话,这一刻就都在这眼神里了。
有一次,怕老爸太累,就不想让他来送我。他说,如果他不来,老妈就要一个人从火车站回家,他要陪她走完回家的路。我诧异地看着老爸,这年过半百的人,说话时眼里满是温柔。想起最近几年回家时,老妈常和我说,老爸的脾气越来越坏,要我让着点他,”男人也有更年期,我们要理解“。我想,这就是他们的爱情吧。
工作以后,那一张车票,从“三明到呼和浩特”变成了”三明到北京“。几次铁路提速和运行图调整后,车程变成了15个小时,一宿的时间。不再需要早起,不再需要准备太多,附近就有公交到新的动车火车站。但依然睡不着——回家的时候,老爸、老妈、我都睡不着;离家的时候,老爸、老妈、我还是睡不着。说是离情,也是别愁。
有一次,老妈在楼下看着我上公交。下着小雨,她撑着伞,看着车上的我。我点了点头。车启动开出,我回看着,却已看不清老妈的眼神。也许是雨模糊了她的眼,也许是雨模糊了我的眼。只一抹伞影,动了几许,便立在那了。
曾经,读龙应台的《目送》,说父母与子女之间,渐行渐远,”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我看来,也是不必追呀。就像这眼神,印在我的心底,分明清净,需要追什么呢?
文末彩蛋:
1 推荐一下斯琴高娃老师读的《写给母亲》
2 李建《父亲的散文诗》
如果你感动了,那是因为你心里的爱。就算不在父母身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也一直在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