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和简书相识,想有个100天的更新,怕词穷句尽而匆匆离去,再三思索,觉得先从写自我开始,也许是读者眼中的笑话,但自己还是想用自己哪些流水般的经历维持原创的自我半生,也许十天,也许二十天,我不知道,就边想边写吧。
续接初入仕途(六)
下河网鱼的日子。自已的死记硬背果然起了较好的效果,一个月的时间,一个人基本能胜任大部分的工作了。开始像初生的牛犊一样探寻和审视周边的环境和一切了。慢慢的观察周边的老同事如何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我也借阅了同事们的一些杂志消磨夜间的生活,他们的大多的书籍了是专业书籍,我也看不明白,另外了发现了这里的老同事都有晚饭后去放鱼网的习惯,这时是秋天的夜晚。河里的树叶很多,我也试着到小卖部了弄了点渔网学着放网,早上兴高彩烈的去收网,想起收获着野生河鱼,拉上来确是一网的树叶,我知道度过这里的第一天秋天了。一起去的同事,早上确是收获满满的,一网能网着一市斤左右的三条,有的时一条。我放了五张网,全是树叶。晚饭同事们又叫我一起品尝河鱼,已经是好几次和他们蹭饭了。没有电,用有盖的锅煮了一锅米饭,水干后,盖上盖子,在燃烧的炭火边不停的转烤。用腌制干的有五花肉切上一盘当油炒,炒出油后,把取了内脏的河鱼倒进锅里,鱼是横切个几大块,放上盐,腌制十多分钟后备用的,加上冷水,盖上锅盖,大火煮上二十多分钟,放上到自己开垦的菜地里弄的香菜,一锅白色汤汁的河鱼汤就煮好的,配上我们的主菜炒洋芋、炒包包菜,一顿丰盛的晚餐就样弄好了。大多的日子的晚饭标配都是这样的,后来的几年,有了电,有了外来老板杀猪种菜,我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应该说是翻天覆地的。时间不断推移,一年后我也学会了用网网河鱼,学会找“鱼塘” 了,这是秋冬季的捕鱼方法。春天和夏季的时节又改用蚯蚓等穿在鱼钩上放“懒钓”,这里的鱼太多钓了,我们是不用杆子的,不用一刻不停的守着,简单粗暴的方法,弄个十多米的较粗的鱼线,栓上三个鱼钩,放上鱼饵,前头的石头能把鱼线带到河里面,后面的大石头固定线,不然鱼拉走挣脱。扔到较平缓河里,过了半个小时去拉,就是三条,不会少于一条。这条乡镇的母亲河里鱼非常的多,我们是外来干部,才吃鱼,村里的老百姓是不吃鱼的,后来才知道,这边的风俗习惯里有水葬的风俗。
看山种菜的日子。边远的乡上无菜市场,主要原因离县城太远,蔬菜不好管理,大多来这边淘金的生意人都开了小卖部,进的都是容易保管效期长的货物,都不愿意种蔬菜,乡上的藏族老百姓源于生活习惯,也不种蔬菜,种了也没有经商的习惯,也不去乡上售卖。我们的生活蔬菜就得从两百公里外的县城购买,后来有同事建议,医院房后开了一块蔬菜地,引来一股很小的水种菜,干热河谷的地带种菜也是一不容易的事,沙石土质,给种上的菜秧浇上的水只要几个小时就风干完了,我们种下的蔬菜每天都在早上和晚上两次交水,水也是紧缺的资源,大家为种出自己的蔬菜都起得格外的早,睡得格外的晚。上班时间,来的病人特别少,每个村都有卫生室,找车方便的老乡才来医院,主要来输液和找药,乡上的卫生院是留不住人才的,差不多的医生也就外调了,医疗条件限制,看不了大的病,严重的的病人也想办法到县城医治了。很少的工作量,我们也就有了很多的时间,早晚种菜网鱼,白天上班多余的时间就在太阳下看大山,我们在谷底,眼前是光秃秃的大山, 什么也没有,但我们都在看,不很知道看什么,却总喜欢看。
五六年后的发展。后来的日子随着通电、国家大力投资乡镇基础设施,我们的医院也盖上了新的职工住宿楼、办公楼,一切都随着我们的青春在变化,五六年的时间,医生分配进入调出的又是好几波了,我也逼近三十岁了,在这土地上眨眼间就快十年了,感觉自己老了,也成了医院中的老油条,但这几年间,也参加了函授考试,取得了本科学历,但重回昆明省城的日子,自己学会了游戏,并迷上了游戏,给自己的以后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回想起这段时间的虚度,时时感到心通,难过,但过去的事,逝去的青春我们又能怎样呢?只能珍惜当下,直面未来。
未完待续。。。。。。玩物丧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