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00后的小朋友们,应该对《芙蓉镇》这部电影知之甚少。

反映那个动荡年代摧残人性的电影,对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活着》,就是《芙蓉镇》了。 对于这样一部老电影,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我也只能记录下观影后的点滴感触。

电影讲述的是:桂桂和胡玉音夫妇卖的米豆腐在芙蓉镇十分有名,两人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才有了富裕的生活,盖了新房,使得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十分嫉妒。

好日子没过多久,四清运动开始,以李国香为首的工作组把胡玉音打成新富农,没收新屋,黎桂桂被逼自杀。

文化大革命开始,胡玉音和五类分子秦书田一起扫大街,扫出了感情,后来胡玉音怀了孕,二人向上级申请结婚却被判刑,秦书田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胡玉音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秦书田回来了,两人重新操办起了米豆腐生意,热闹如初。反右和文革期间,一直跟风运动的王秋赦住的吊脚楼坍塌了,人也疯了,整天敲着破锣,运动喽,运动喽的口号回荡在芙蓉镇的整条大街。

女主角胡玉音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在人声鼎沸的大街上,扮演者刘晓庆满面笑容地卖着米豆腐,男人们在吃着米豆腐的同时,猥琐地对着胡玉音打趣着。

在运动来临前夜,她把辛苦积攒的一千多块钱交给黎满庚保管,不过这个昔日的初恋情人为了自保,把钱交给了李国香。运动来临,胡玉音连丈夫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一砖一瓦靠自己的双手建起来的新屋被没收,被批斗,每天扫街。

直到文革结束,组织上还给了属于她的一千多块钱和“新屋”,这时的胡玉音长期积压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她大声怒吼着:你们还我的的男人,还我的男人!胡玉音的坚韧是我感触最深的,即使环境再恶劣,她也像牲口一样活了下来,最后也等来了和爱人的团聚,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围绕着她的几个男人—— 丈夫桂桂遭到迫害自杀了; 初恋情人黎满庚为自保出卖了她; 一直照顾胡玉音的谷主任,是个在战场上拼过命的人,但还是在运动中受到排挤,郁郁寡欢;

最后留在胡玉音身边的则是秦书田,一个曾经的文化馆馆长,无论运动怎么变化,他都一直像牲口一样”卑微地扫大街,乐观生活,并且感动了胡玉音,让胡玉音从绝望中醒来。

电影里的每个人物都是很值得玩味的。即使是配角,人物性格都被演绎的很饱满。如片中的施害者形象:李国香和王秋赦。 李国香在运动浪潮中,因为嫉妒,迫害胡玉音。虽然也有被红卫兵批斗成破鞋的时候,但没过多久又摇身一变,成了大领导。其中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运动中红卫兵给李国香脖子上挂破鞋,让她在外面淋雨时,秦书田不记前嫌的关心她,李国香仍对其漫骂,不愿与其为伍,并露出鄙夷的表情,秦书田回了一句:你,也是人
王秋赦则是一个见风使舵的跳梁小丑,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运动让他这个好吃懒做的人尝到了甜头,四处耀武扬威,非理性的社会状态让他做着现实的白日梦。可是,到了运动结束时,他还是没能从梦中醒来,每天敲着破锣,在大街上喊着运动喽,运动喽

秦书田这个人物,就是电影的核心精神来源。他的身上影射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悲哀,然而这个悲哀是时代给他的。他总是会不经意间说出极具哲理的话,面对遭受的磨难,他在无形地抗争,即使低声下气的姿态背后,还是让人感受到他心中的那片净土。有一说一,姜文的演技还是非常在线的。

秦书田在里面说了两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一句是被捕入狱前对怀了他孩子的胡玉音说,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如果没有秦书田的这份坚定,胡玉音也不能盼到一家三口相聚的那天。试问,在那种境遇下,有多少人没有撑住那一口气。另一句是秦书田出狱以后在渡船上碰见李国香,面对这个折腾了他半辈子的人,在得知她要去省里嫁人后,他说:安安静静的成个家,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啊……
写到这,我才感受到,时代背景都是幌子,表现的都是人性。

李国香为了嫉妒而迫害别人,黎满庚为了自保出卖别人,谷主任善良助人却被人侮辱。就连黎满庚的媳妇这样一个小人物,刚开始对胡玉音各种看不惯,但胡玉音落难后,却开始对她同情,并默默帮助她。

时代不能复制,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却是亘古存在。

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这样一个年代,演绎着自己的悲欢呢?

注:图片来源于电影《芙蓉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