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339条辨:“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原文解释】外感病、邪热郁遏较轻,四肢厥冷轻微,病人仅指头发凉,神情沉默,不想进食,烦躁不安。经过几天,出现小便通畅、颜色清亮的,这是里热已经解除的征象,此时,病人如想进食,表明胃气已和,其病即将痊愈。若热邪加重出现四肢厥冷并见呕吐、胸胁满闷而烦躁的,此后则会出现便血的变症。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伤寒,热也不多,冷也不多,只有指头有点冷。这个不是手脚冰冷,不是四逆,只是指头寒。如果一个人来手脚冰冷,四逆证,吃了你的药,手脚也不冷了,中是指头有点冷,证明你的用药是对的。
“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这个人不想吃饭,烦躁了几天以后,小便利,小便通畅,颜色变白了,这是里热已经解除了。“欲得食,其病为愈”如果是病人想吃饭了,就是胃口开始恢复了,病就快好了。
“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如果说又冷又呕,吃了你的药,病情在转变的时候,越来越冷,东西吃不下去,吃进去就呕吐出来,胸胁烦满,后面一定会便血。刚开始有热,热不能往下的时候,胸胁烦满。厥阴症一定有寒有热交接,当寒很盛的时候,热一定要找地方宣泄,里寒很盛,热又要排出来,一个就是排脓血,还有就是恶心。当寒胜过热的时候,热没有地方跑,所以,胸胁烦满,后面大便代血。
这个条辨就是说,在进入肝脏的时候,就是进入人的最近一道的抵抗系统,在检查病人的时候,发现病人的热慢慢的回头。病人在虚寒的时候,摸病人是冰冷,且病人的脉很弱很细,代表脉证相符,这就没有危险。
如果病人一点元气都没有,摸到病人的脉很大很壮,就不好了。这就是【内经】里面的真脏脉,就是元阳快没有了。如果脉证合,病人热慢慢回头,体力慢慢恢复。热少,厥微,刚开始热很少,手脚一点点冰冷,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这种就是人的元气要恢复的时候,就是这种现象。
肝病的人,小便看的很清楚,厥阴也是热,得到急性肝炎的,一得到肝病小便就变成茶色的很热。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发炎的现象没有了。欲得食,,胃口开了,这几种现象代表厥阴证要痊愈了。
只要看到病人体能慢慢的回头,胃口慢慢的打开,都是好的,突然吃东西都是不好的,如果,若厥多而呕,手脚一天到晚都冰冷,恶心又吃不下东西,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这是热太过了,里面发炎的现象很厉害,为什么呕?因为厥阴是肝脏,一热起来的时候,肝肿起来就顶到胃,此即木克土,实际上胃并没有问题,热太多的时候,就会胸胁烦满,热没有地方渲泻,就往肠子里面跑,大便就会带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