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醒了,想学习,却总有纷乱的思绪来扰乱神经。干脆放下,端坐,闭眼想一想。
感受那些飘忽的思绪,都是些陈年旧事,跟自己心伤有关的大大小小的辜负和伤害,人际之间的摩擦和矛盾,还有对所谓爱的一些疑问。
我意识到自己的意识总是被杂草挤满,所以才难以开出鲜花。
或许我该好好学习冥想和正念,还有茶道,这些让人能真正静心休息的方法。
人的意念,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已,就这么飘忽不定,太可惜了。
我的意念常飘到的地方,无非是对爱和非爱的执念和疑惑。恨与怨,嗔与痴。想到天道里的芮小丹,她爱得纯粹,不计得失,只管去爱,心疼爱人。我也想像她那样,但总会反弹回来。看来那种爱不实际的,与真实的世俗的婚姻生活难以融合,所以导演把她写死了,用这种方式让爱永恒。或许那种爱是存在的,但不与世俗相容。像一个得道高僧,总要超然物外。
而我身处尘世之间,无法超脱,只能接受世俗,并想办法与其相融。
我想在尘世中接近幸福,就是需要一些理性的权衡利弊,考虑哪种更有利于自己。而无法像玫瑰说的那样,爱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没有那样的魄力,也没办法做到天不怕地不怕。到底还是个凡夫俗子。
所以我无法实施那样的爱。我甚至需要为了感受到一点幸福而去培养爱。无法因为不爱了而分开。因为分开可能更差。
当然,就连“爱”这个字眼,有些人也是从不愿提的,可能他从未生活在爱里,也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婚姻。怎么想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别人别想干涉。每个人都想从婚姻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东西对我来说,是爱。对别人,可能是其他因素。但怎么想很重要,会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指数。怎么想也是个人需要。
我更愿意认为婚姻的基础是爱,这是符合我的认知和核心信念的。所以感受到爱对我来说就是维持婚姻很重要的因素。
而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吧其他东西。别人愿意混混沌沌,那也是他的认知所致。这也无法干预。意念这东西,没法干预。
所以我越来越喜欢课题分离这个概念,它让事情变得简单。
我只管我自己是否基本满足,我是否能达成平衡。以此作为一段婚姻存续的唯一标准。我努力争取我的幸福,也不惧怕彻底破裂。允许反复,允许拖泥带水,始终观察动向,心里始终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平。
这就够了。
其他人和事,都别想影响和干预我的判断。我有自己的天平,也有自己的铠甲。
这样的我,不是也很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