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约了九点到琛熙家接她去看电影,几个月不见,她已经上初二了。琛熙是基金会资助的孤儿,住在伯伯伯母和爷爷奶奶一起,他们是做废品收购生意的。我从她三年级开始,走访她好几年。今年暑假准备带她去看电影,她回了安徽老家,开学后我又一直比较忙。她长高了一点,很瘦很瘦,穿了一件灰色的短上衣,脸色很不好,好像不太舒服的样子。我问她吃了早饭没有,她说没有。她和哥哥说了一声出了门。
她说去九华步步高,从《荒野机器人》和《野孩子》两部电影中选了前者。我说,上次你想让我买的书,我发现没有看过,是网络作者写的,我查了一下,没有把握比较好,所以没有买,下次我们还是去书店一起选再买吧。说这几句话,我其实是有点心虚的,那几本网络文学的书,我实在是不敢认同,她可能也有些不开心。我想,如果是我女儿,想看这些书,我又如何处理呢?好像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到九华步步高时,超市刚开门,楼上的商店要十点营业。电影是十点十分开始,她想去三楼买盲盒,我说可以。她问我,你喜欢看电影吗?我说喜欢呵。她说你喜欢我就陪你看,如果是我一个人,就会退了票。我问,为什么呢?她说没有时间选盲盒了,有一个盲盒她很想买,是99元,有些贵,她只有50元。我说可以买给你这个盲盒。她又说,不好选择,还有一个十五元的她也想要。我说可以在这两个东西中选一个,我推荐她选99的那个。她答应了。
我们在快十点的时候从超市上来,赶到盲盒店,正好开门,她在柜台间不停地走来走去,举棋不定,难以选择。我问,你刚才说的那个盲盒呢?她没有回答,问,我可以拿一个篮子吗?我说今天就在100元以内选呵。她说啊!很意外的样子。我说下次再来买,我们需要上去电影院了。我发现她其实没有考虑盲盒,选了几样动漫相关的周边,加起来正好99元。
我的来访好多喜欢动漫、游戏的孩子,都有强烈的欲望买动漫或游戏周边。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外,她们把所有的幻想投射到动漫和游戏人物里,在这个商业社会,商人们很会用心理学让孩子们迷上这些虚幻世界的角色,尽一切可能买回家。琛熙说她在家一般不吃早餐,也许是想省下一点钱买周边。
电影很精彩,机器人罗兹因一场意外漂流到无人岛屿,偏离常规机器人的发展道路,面对着险恶的生存环境、充满敌意的野生动物,该如何生存?当罗兹和岛上生物建立友好关系,慢慢融入进这个大家庭后,她的大雁也完成了吃、游泳和飞翔三个任务,跟上了雁群的步伐。电影很感人,罗兹在学着做一个母亲,我在和琛熙相处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做一个老师。既要满足她的愿望,又得设置一些边界。可能我还要处理一些自己的反移情,我所感觉到的琛熙的想抓住我,想控制我,也是她在伯伯伯母家感受到的。她要利用我带她出来的时间,让我给她买她喜欢的东西,这又让我为难,好像我成了一个工具,下次有点不想带她出来。其实基金会最近的规定是不能把孩子带出来,我想让她看有益的电影,才突破了这个规定。
她可以对我说出她的需要,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我在她心里,是关心她的,可以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