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完一本压抑的书后,自然就想找一本读起来轻松而又能快速读完的书,于是,又瞄上了东野圭吾的书目。
《沉睡的人鱼之家》这个书名吸引了我,以为又是一部悬疑剧,好奇地读了起来,出乎意料,竟然是一部有关道德、法律、大爱、小爱等考验人性的作品。
整部作品都在讨论“如何定义死亡”,这样的主题读起来并不轻松,但还是一直被吸引着,为那个沉睡的小美人纠结着。
因溺水而变成植物人的小姑娘,心脏依然鲜活,而大脑却被医生断定为基本死亡,是延续生命等待奇迹?还是接受脑死判定然后捐赠器官?
我很理解小姑娘父母的决定,自然是选择借助一切外力来延续孩子的生命,花费巨资,竭尽全力,甚至采取神经刺激来锻炼她的四肢,期待有那么一天,孩子突然睁开眼睛醒了。
然而,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小姑娘徒有鲜活的身躯,却毫无苏醒的迹象,就像一个睡美人般不愿醒来。
有一个与小姑娘般一样大的男孩,有一天遇见了这位睡美人,深深地被她吸引。而这位男孩正是后来需要心脏移植的人。
东野的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他总会在一部作品里专注地讲述一个领域的知识,带着完全外行的读者好奇地走进去。另一个特点,当然是他前后设置的一个个环扣,总是读到最后,才突然发现开篇的伏笔。
我很佩服,也很欣赏。东野讲故事的水平很高,不仅仅是创作思路和写作技巧,而更是作品背后引发的思索。
睡美人的父母,在经历了漫长的期待、尽力、失望、被质疑直至矛盾纠结后,终于接受了孩子脑死判定的结果,他们把孩子可用的器官都捐赠给了需要的人们。
他们当然不知道,最终孩子的心脏移植到了那位曾经到院子来捡纸飞机的男孩身上。男孩也不知道,他生命的延续竟然会来自曾经深深吸引他的美丽女孩。
结局凄美动人,小爱最终变成了大爱。
作品中还讨论了关于脑死判定的法律是否该设立,以及关于器官捐赠的法律支撑,我均不置可否。
遵循最自然的人性选择,我认为就是最好的选择。小姑娘父母前后的选择,在我看来,都是合理的。
身为父母,当孩子鲜活的心脏跳动着,他们怎能接受“死亡”的现实?尽力挽留,期待奇迹,是最自然的选择。
当孩子脑死判定的事实越来越明朗,他们也不得不艰难地放弃,而希望孩子的心脏在另一个孩子身上依然鲜活的跳动。这也是最好的选择。
冷冰冰的法律怎能与柔软的人性相对比?像我这样感性的人,遵循内心始终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颗内心必须是符合三观的内心。
这部作品还穿插了许多巧妙的情节,吸引读者不时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喜欢读电子书,拿起手机,翻开就读,不仅是字体、字的大小、夜景模式等可以随意设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在某一共鸣处查看其他读者的想法,偶尔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五花八门的读者观点是书之外的另一道风景,会心一笑是常有的。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