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耶殊陀尼诗社发了幅图,舍和予放在一起为“舒”,那可未必,这不过是概率问题。好些文章写有舍才有得,好像舍弃了就一定能得到,就舒坦了一样。于是又多了些许的小心思,那就写一写吧……
《舍与予》
我在写一个伪命题,
题目是舍得和给予,
把一个舒服的整体,
拆分成命题式的文字游戏,
半边而已……
舍是舍弃,
予是给予,
如果所有的都给了你,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更别说想要的舒服和自由的目地,
说说而已……
舍和予的反义,
都是没有得到而选择的反向释意,
鱼和熊掌都是我的,
那我为何要给你,
笑话而已……
我不相信完全给予的人生大义,
奔波和劳累,
让人都开始催眠佛系,
割肉喂鹰的那是释迦摩尼,
萧衍舍身恃佛也不过是饿死自己。
偶尔的舍也可能是释放善意,
或者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选择和利益,
骗人而已……
骗了别人,
别骗了自己……
玩着拆分成命题式的文字游戏,
把半边还原成整体,
最后不过是,
舒服而已,
舒服,而已……
舍+予不等于舒
舍和予放在一起为舒,那可未必,这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概率问题。很简单,如果能得,是否真有人愿意舍。大多数应该是不愿意的,因为舍和得本就是存在一定的机率性,而非主动选择的必然状态;当然也不是舍弃就可以得到的定式逻辑,个人认为既然本属无奈,那不过就是个人宽慰之举,不具备必然性,特别是对于小孩子而言,这种思想不提倡。
学子---舍与得
前段时间,《小舍得》爆火,直面了普通社会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焦虑,频频的禁播传言。其实到最后,也没太明白鲁引弓取名的原因。舍?舍什么?得?得什么?
我不太可能告诉儿子:“儿子,学习尽力就好,别太看重了,有舍才有得。”
大概率我会说:“事在人为,儿子,加油!凡事必须尽力而为,永远不要相信运气。”
选择题---舍与得
如果上帝或者阿拉丁神灯,让我们自己来书写人生,有多少人会选择舍而非得?我估计我会要求很多,把这辈子没能得到的都选择了,这是多美妙的事情。难道还真许愿:“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呵呵,反正我是不行。纵观古今,也不过是不得志的自我宽慰之举。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此为“欲”,欲全得,因不可全得,而产生的舍。消极的言论也仅可做宽慰用。
爱情中---舍与得
之前小春哥唱了一首歌:“我没那种命啊,她没道理爱上我……”对于暗恋的仙女,活活的选择了舍弃。最后女生旁白:“其实你错了,我爱你……”多么遗憾的错过。关于爱情,这是能够佛系的事吗?
我是一定会把那张纸捅破,捅破而不得,那没办法,放弃也属无奈之举,非自己意愿能够改变的,而下一个会更好,那是机率问题,尽力做自己。
断离舍---舍与得
当“断离舍”流行开来之际,有一个全职妈妈深有感悟,给家里来了一个大清理,衣服打包、东西打包、杂物不用的打包,然后洋洋洒洒来了一段文字:“今天,我终于学会:断、离、舍”。
实在想说:这不就是没有收纳和整理的习惯嘛,干嘛来这么一段文艺的思想觉悟……
舍不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却是不停的在逃避,在宽慰自己。其实哪有那么多如果,那么多有舍才有得。是否获得,大概率还是需要拼搏。
所谓的:“不管人间事,争什么半张名利纸”,大多是仕途不得已的被迫隐退。然后被你说他说大家说,差点就当真的了。
作为凡夫俗子,人有太多的欲望:金钱、爱情、子女、亲人……我反正都舍不得,要是舍了,可能大家都过不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