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到老”,是过去常说的老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成了现在大部分家长信奉的名言。自古英雄的确大多出于少年。
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6岁善文辞,白居易5、6岁能作诗,晏殊7岁能写文章。李政道,23岁博士毕业,31岁获诺贝尔奖。1977年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的13岁少年宁铂……我国现在少年成才的不乏其人,举不胜举。
而这些早年成才的人,在幼儿时都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早期教育,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和心里素质素质教育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古英雄出少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是每个家长心里最大的愿望。
当今社会,成绩,慢慢成为了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然而,这样,是否真的就足够了呢?
让我们再来扒一下,最近热议的江歌事件。那个杀人的男孩子,是成绩优异的学生,父母眼里“成器”的孩子,老师眼里的“优等生”,然而,杀人事件真的只是一时情绪失控,意外错杀吗?十几刀,刀刀致命,内心深处的冷漠和残忍是无法想像的。
据悉,男孩国内上大学期间,曾对分手的女友失暴,结果是老师认为女孩子带坏“好学生”,女孩的父母认为吃亏是福,毕竟没有出更大的意外,最终不了了之。杀人案发后,女孩子曾发消息,“吃亏是福”,我们把祸留给了谁?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而我此刻更为好奇的是这个男孩子,他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而后来他父母至今为止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也印证了我所有的猜测。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恩爱、家庭和睦、亲子互动很多的孩子,性格大都阳光、积极、正能量。而原生家庭有问题的孩子,比如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有家庭暴力出现,长大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内心阴暗、扭曲、,情绪暴躁、容易失控,不自信等等。再有,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或者只满足物质需求,孩子也很容易走偏。
我们在教育中,教育了什么?
江歌,善良、正直、勇敢仗义的帮助好朋友,却没有意识到危险的程度。见义勇为,当量力而行。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成绩的优异,更应该有心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也有不少父母和孩子缺乏亲子交流,使孩子出现不爱交流、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习惯 ,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任何时候,教育都不能仅仅交给学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掉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的变化。生活的苦难和贫苦都容易走过,心理的创伤却很难愈合。
成才,是有意识的、刻意的培养,也是自然而然的习惯和修养使然。
我们当然期待更多的英雄少年,但比起成才,我们更希望减少犯罪和无辜的伤亡。
希望所有的父母和相关的教育机构都能尽早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减少悲剧,让少年、少女们都可以正常、健康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