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经历了线上教学的全新体验,感叹于线上学生所习惯使用的软硬件、表达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与平时的他、与成人之间竟存在如此大的区别;我走进了岷县,感叹于数字时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然而教育却停滞不前、改变缓慢;7月,开启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感叹于回归真实课堂、追求以生为本课堂的。参与《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用“真实”二字来小结我的感受。
【倡导教师真实】
倡导教师真实需要我真实面对学生的学情差异。《互动课堂的四项要素》一文中,“被学生好像都会了的假象蒙骗”这句话让我不禁反思我的课堂上似乎也掉进了这陷阱。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计算一问一答十分顺畅、解决问题一出必有热烈回响,沉浸在我的教学很成功的喜悦中,可在书面测试时就会发现许多孩子仍存在所谓“粗心”犯错,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他们算理不明、算法不熟。在以后教学中,可尝试将个人抢权与随机挑人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同时也让我听到更多学生的真实想法。
倡导教师真实需要我少提示听真话、少废话说真理、少赶课悟学法。王绪溢博士《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一文中,总结了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需要调控“事“、”物“、”时“三要素,不要说太多、不要给太多、不太想着快。反思自己的课堂,一堂课中最多只有20个学生有机会交流自己的想法,而我一说再说,生怕他们记不住,但教学效果就是“我都说过了,你怎么还不会呢?”我的“真理”在学生耳中成了唐僧念经。课堂上我常常为了完成教案中的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嚼碎了咬烂了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真实】
鼓励学生真实要关注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真实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没有信息技术就难以达成的教学效果》中,“基于学情的教学策略”让我对IRS反馈跃跃欲试。文中提到:教师提问、学生IRS反馈之后,教师根据数据,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进一步通过二次作答或多次作答数据比较、讨论,刺激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同一概念的深度对话”。IRS反馈、二次作答、小组讨论等这些被信息技术揭开的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仅为教师提供授课素材,而且让学生更深层次思考、深度学习。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每个学生的真实思考都被听见,课堂不再是教师的单项输入,而是知识、教师、学生的多维输入与输出。不过学生小组讨论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每个学生都敢说话是值得我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师生该如何刻意练习实现真实有效的小组合作。
数字时代需要我聚焦教学主责主业,追踪着学生的成长踪迹,大胆主动跨越信息鸿沟,巧妙应用信息技术,回归真实课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