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缝补,大文章 苏艺

修修修、改改改,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是对消费的一种拉动

  

  前几天,家里有个小柜子坏了,我准备拿下楼扔掉,老爸一看连忙阻止,边修边教训:“明明可以修好,为啥只想着扔了换新的?”

  东西坏了、旧了,扔掉换新的,在如今的年轻人当中并不少见。现代生活节奏普遍很快,年轻人工作忙,要花时间、花精力对旧物进行维修、改造,一些人难免觉得麻烦,不如买新的方便。

  也有人不怕麻烦。他们像老爸一样,想着法儿翻新家里的旧东西接着用,有些人更是把这事做成了生意。去年冬天,我就成了这门生意的客人。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家附近的街角发现了翻新羽绒服的小店。于是,一件闲置多年的羽绒服获得了新生:旧绒配新面,省钱不说,暖和又时尚。翻新完羽绒服,身边的朋友看了觉得效果好,纷纷光顾小店。

  类似的事情,这几年越来越多。参与的人多了,主打旧物回收改造的平台也就跟着多了起来。网上还有不少视频,教大家把旧毛毯做成脚垫、旧书改装成座椅……简单的小改造,省了钱省了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意趣。

  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除了惜物,还有低碳环保的理念,体现的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了,我买买买,拉动了消费,是给国家做贡献呐。这话说对了一半。如果买买买伴随的是扔扔扔,后果将会怎样?恐怕道理并不复杂。用更多资源消耗、更大环境损害换来的“消费贡献”,不要也罢。

  小修小补中,也有着大文章。修修修、改改改,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是对消费的一种拉动。年轻人没工夫修修改改,您找人翻新旧羽绒服、改造旧物件,不也是花钱消费吗?往大了说,这种消费理念,还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新的行当。资源再回收、再生产、再利用,这里面的需求潜力、供给潜力,都大着呢。

  让闲置资源重新为我所用,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就在我们身边,随时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践行。这方面,需要媒体多做宣传,也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齐头并进,还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推进。

  当然,无论旧物怎么改、怎么用,都不能浪费更多资源、产生新污染,否则就违背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初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想系统的为你整理一篇文章,避免之前片段性的话语不利于收藏。可是真要动笔又不是太想写。 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没接受...
    家有小兔叫朵朵阅读 962评论 0 0
  • 主力腿在不同高度时的重心变化 竖线表示舞者站在1位上时的重心位置,注意主力腿在不同高度上时,舞者重心与这条线之间的...
    李童璇阅读 616评论 0 0
  • 正午的天气异常地闷热,连空气中都多了一些使人低迷的狂躁和不安。天空并没有一丝的蔚蓝,取而代之的是成片成片的乌云,在...
    00a62ee4fe34阅读 693评论 0 1
  • 时间过的真块,那一个秋雨潇潇的早晨你去了,转眼已是雪花飘忽的冬天!你在天国还过的好吗?! 四十年的...
    谈笑生活阅读 6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