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开学了,怕我没时间,这几天老妈帮孩子拆洗被子、褥子。
今天上午,老妈说:"针折了,快找个胶带包起来。“
”折了就扔了完了,包起来也不能用了啊?“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老妈说:“包起来,怕扎到保洁。”
原来是这样,这时在边上玩游戏的儿子也说:“对啊,姥姥真善良。以后不光把折的针包好,也要把碎玻璃容易扎伤人的东西用胶带包好。”
“不是为了怕扎保洁,是怕扎到捡废品的人。"老妈接着解释一下。
好的家风传三代,妈妈的善良也会传三代。
我的妈妈,全村出名的孝顺。爷爷由爸爸妈妈养老送终的。
因为年纪大了,爷爷腿脚不好,走路几乎靠爬,妈妈怕他膝盖疼,就每条裤子膝盖的地方多缝几层布。
后来爷爷老年痴呆,出门就找不到家,吃过的饭一会就忘。
白天,爸爸妈妈下地干农活,爷爷白天在家睡觉,但是到了晚上他睡不着了,往往刚睡下一会儿,他会就喊他没吃饭呢,晚饭,一大家子六七口人一起吃饭,爷爷吃得一点也不少。
妈妈给他再做一份,但他哪吃得下,有时候就倒在床上了。让人哭笑不得。
九十年代,农村还没穷,家里没有洗衣机。爷爷经常大小便失禁,给他准备了四五条棉裤也不够用。冬天的承德很冷,妈妈就上河里凿一块冰窟窿,露出河水,在刀割一样的寒风和刺骨的冰水里给爷爷洗棉裤。每次洗完手都冻得麻木了,回到家怕不干,还用柴火烧烤一下。
妈妈对爷爷的照顾,我和妹妹全看在眼里。有个段子,妈妈不孝敬公婆,被年幼的孩子看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以后妈妈老了他也会这样对待妈妈的,最后,妈妈惭愧地改过自新了。
我的小学老师,是下乡知青,留在我们村里当小学老师,没有回城。
老师,是一位人大代表,我们的小山村唯一 一条通往外界的路是一条河,这条河常年流水,孩子们上中学,大人去集市上卖点家里的农田水果蔬菜,都不方便。老师多次奔走于乡里和县里,最后终于有了一条小桥。从此方便了整个小山村16个小队2万多人的出行。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都盼望着能上老师的班级。那个时候农村的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全班,语文、数学全是一个老师教。 我们班最幸福的就是,老师除了都我们文化课,她还教我们学音谱和美术,现在还记得老师嘹亮的嗓音和教我们画的白菜、萝卜。
后来,老师的两个女儿长大了,也接了妈妈手里的棒,当了老师。这对姐妹花,现在还象妈妈一样朴素地留在老家给孩子们当老师。虽然工资不高,生活简朴,但是依然坚守,依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一位网友在长沙地铁看到这样暖心一幕:等地铁的时候,一个小宝宝问地面上的脚印是干嘛的?爸爸妈妈还有外婆,特别耐心地给他解释是排队的,并且整齐地排了队给宝宝看。这张图火遍网络,很多网友说,再好的学区房都比不上懂事的父母。
从以上两种行为能看出对于教育孩子,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是落在实处才是最有力量的体现。不管是带孩子旅行走高大上的路线,还是脚踏实地从细微处见真知,都是教育的方式不同,没有好坏之分,但后者明显效率和作用更大一些。
言传大于身教,身教不如行动,大道理谁都懂,可是做的又有几个?
一个孩子看到军人排队,自己也自觉的排起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有慈母的家庭,孩子一定是孝子。妈妈每天抱着手机刷剧,怎么教导孩子手里捧着的是书?妈妈每天都打麻将或看电视剧,你的孩子也不会珍惜光阴珍惜时间。
偶然间看到有人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世上有一种鸟,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让下一代使劲飞。”
“我是为你好。”
“我们这一代也就这样了,咱们家就全靠你了。”
“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比你强多了。”
孩子从小就被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他们也很想成为父母眼里那个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不管怎么努力,也许还是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有可能别人家的父母就很优秀,他们言传身教,他们从来只以自己的孩子为骄傲从来用“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
做一个好妈妈,不光是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善良的品德。
一个好妈妈,善良传三代。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善良的妈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善良更美好,因为社会本来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家庭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