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冯小刚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因为他自己并非是专业的电影学院导演系出身,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野路子。但是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延续着属于他自己的票房神话。当然,把冯小刚置于整个中国电影史而言,他被铭刻的绝不是他的票房神话,而是由他所开创的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 —— “贺岁”电影。
你也可以说他不伦不类,因为他既没有第五代的关于那一时期的中国元素所标识的某种特殊符号指涉,也没有第六代的某种“远离中心化秩序”的表述,同时也没有作为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过渡阶段的姜文的某种摒弃了“西方历史表述”的中国式的“后现代表述”,在这里,我不会就这类问题进行展开说明,因为这将会是另一个领域范畴,即文化领域研究的范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了解中国60年代-90年代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某种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文化改革的历史。而在冯小刚电影中,更多的显露出来的是一种大众意义上的,雅俗共赏文化表述。
其实看到《只有芸知道》,你会不自觉地想起《芳华》,作为冯小刚本人的“文革二部曲”(我们姑且这样称谓),这一前一后两部电影不仅在主演上雷同,而且就电影本后所隐藏的文化表述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完电影之后,先给大家一个预期值:
① 电影本身的故事性不会超过两颗星
② 电影存在的价值性大于六颗星
③ 综合评分:6.5分
《只有芸知道》说白了是一部文艺片,或者借助很多网友的话来说,这是给新西兰拍的一部用两首歌串起两个小时时长的宣传用音乐MV,这样一来,所造就的直接观影体验就是很难在电影里面发现故事性,也就不会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无怪乎有人看完直接就做出剧情无聊、人物扁平的评论。
事实上,作为一个习惯了好莱坞式电影的普通观众也好,亦或是早已熟知各种编剧技巧、将电影美学理论烂熟于心的专业观众也罢,在剧作层面都会无限地诟病这样一部电影。因为电影本身缺少内在的推动力,我们看到任何存在于故事中威胁,如果真的有,那就把它归结于生活的诸般无可奈何好了。
电影中,驱动隋东风行动的是罗芸想要的生活,而隋东风自己似乎无欲无求,仅有的愿望也就只有“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一样的有着布鲁和罗芸陪伴的简单生活,而这一切不是被罗芸的突发奇想所打破,就是被生活的不如意所打击,而故事所给予这一切的解释是因为罗芸先天的心脏发育不全,可是隋东风真的想要这样的生活吗?被这样一味所渲染的爱情,真的没有变质吗?
答案是没有,至少,在冯小刚那个时代,那个被指认为“二十世纪的终结”的七八十年代之交,这样的爱情被喻称为某种“神圣的东西”。或许人至中年,难免会患上某种回首前半生经历的情节症候。事实上,这时候的冯小刚确实是显露出了这样的情节。
电影《芳华》毫无疑问是冯小刚对于文革时期的回忆录,但是与那一时期的残酷历史现实不同的是,我们会发现从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伊始,关于文革的回忆便带上了某种暖色调的暧昧气息。
于是乎,我们在《芳华》中看到部队文工团的文艺彩排、关于厮守一生的爱情、看到了被一笔带过的带有明显后冷战时代意识形态指涉的越南战争等等关于具有明显七八十年代的被裹挟至全球资本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缩影,尽管是以“拒绝者”的身份在接受着这样的全球化进程。而这也是这一时期,关于1966-1976年的记忆的暖色调暧昧化处理的非直接原因之一,因为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以一种“大国想像”(事实上,至今仍有)开始舍弃偏远的东方而趋向“世界的中心”(当然出于欧美国家的历史所表明的世界中心)。
这样的历史记忆同样被作用于《只有芸知道》里面,而笔者之所以会如此明确地指出电影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因为观影的过程中曾留意到在电影的某个瞬间,在镜头以小全景展示完隋东风和罗芸的中餐馆之后,曾用一个不到两秒的镜头以中景的形式将一个建筑物的顶部置于画面的前景之中,而在建筑物上明显的标识着“1984”。而1984年恰好处在历史学家所谓的“二十世纪终结日”的前后的特殊时段,而这一特殊时段,是人类迈向新世纪的开始,或者说是中国开始全球化景观的伊始。这也是为何国内诸多的人会前往国外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前提条件。
而在电影中有两处颇为有意思的情节:一是有着“吸毒嫌疑”的持枪男子在中餐馆闹事;二是在隋、罗二人在寻找停车位时被新西兰男人挑衅而导致隋东风与他大打出手。如果说前者所指涉的是资本主义最早殖民扩张时期的中英鸦片战争,那么后者无疑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体的绝佳嘲讽,一边是不断述说着“资本法制”的优越,另一边却又吸毒持枪、挑衅斗殴。而这样的意识流露最为明显的是隋东风回国的时候,冯小刚所采用的几乎是和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结束时如出一辙的拍摄方式:全景的形式拍摄一辆正在前进的车(喻指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化经济文化),而这个,不正是中国现代化以来经济文化迎来大变革、大发展的最为之挂的表现形式吗?
另外,对于年代的指涉,也绝不仅仅只是标识着年份的“1984”,那首作为全片主题而贯穿整部电影的《从前慢》也无疑是对于年代的最佳例证。而正是这样一首《从前慢》,原本应该是奔跑于骑自行车穿行/北京四合院、上海弄堂等小巷或叫卖着各色零食的街道的青春回忆,却被放置在了异国他乡的图景之中。加上赵小丁绝美的宛如画布一样几乎静止的风光摄影,给电影也平添了几丝双鱼座一般的浪漫倾向,或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或者对于这时代所缺失的仍是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至死不渝的爱情。
但是尽管是在异国他乡,但是仍是从中国人的视角(北京人/北方人、武汉人(旗袍所指代的上海人)/南方人所共同构成的南北组合),长辈(林太太)出发,成婚的后辈以及围坐在一起的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火锅(家庭?)文化。
当然,笔者也希望大家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也能坚守住自己心中的存在的(存在过的),相信的(不相信的)诸如此类的爱情,如果喜欢,静下心,慢慢看。
来源/豆芽菜(V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