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小的***,今天有幸欣赏、学习了两位老师精彩的讲授,受益良多!根据袁老师的课程安排和我个人粗浅的理解,简要分享一下我今天的学习所获: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本文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月亮”这一意象背后的情感,与语文要素一致指向情感。《月是故乡明》教学方向是以“山水有月明,他乡月更明,月是故乡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领悟课文内容和情感;要让学生沉入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是如何在文本中流淌的;对“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切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月亮”意象承载的文化意蕴。
在袁老师的授课中,提及了三个三重境界,起的小标题是我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一、学生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一篇诗意性很强的文章,学生读过后想必也会发出“好美啊”的赞叹,但究竟哪里美,这是需要老师在已知学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引领的。课堂上师生发现美的脚步从未停歇,而我在初始“品读词语”的环节就已经被“美”迷住了。“语言文字是再抽象不过的符号,但是语言文字不仅仅是符号”,袁教师巧妙的将语言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去还原语文的生命图景,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识,也是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更是我今天的一项极大的收货。
袁老师以预习反馈为由出示两组词语,“生读词语—想象画面—齐读词语”,由言到意,再由意到言,在语言文字中走了一个来回,这时,学生脑海里浮现的是动态、具体的、有丝丝朦胧美的“象”。其实更让我停留在这个环节的是罗老师诗意般的理答语。“词语有感觉,词语有温度,读词语也不是一般的读法。”“脑中有画面,口中有词语,词语就变得有温度,有感觉。”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发现美”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
二、学生拥有了鉴赏美的心灵
新课标强调情境性,在语文的课堂上“境”就是环境,就是情境,就是意境。美流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发现美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孩子有一颗会鉴赏美的心灵。
袁老师在讲“诗中月”的环节,就通过一次次地举象,营造出了诗中的意境。出示诗句谈感受,于是就有了“清冷、孤独、凄凉”的月,有了“雄伟、壮丽”的月,有了“叹为观止”的月。把眼中月、诗中月、景中月放在一起,“山水之间,天地之间都是月亮,这个月亮的清辉照耀了所有的地方”,我想,这个月亮的清辉也洒向了课堂,洒在了师生的心灵之上。
三、学生拥有了体悟美的情感
体悟作者的情感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也是本文的落脚点之一。还有一个就是“月”背后的文化意蕴,是“思乡”的寻根之旅,这与情感也是紧密相连的。“文字的背后一定承载着人的思想情感”,要想上好语文课,造境不够,还要入情。“学生们在学习课文后情感得到陶冶的同时,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往往会得到提升和发展”,这就是崧舟老师提到的提升课堂教学境界的策略“入情,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
袁老师的“读写迁移”环节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当学生经历了一次次“举象”,一次次进入“造境”中,不觉中已经实现了“入情”,慢慢地走进了季羡林的心里。这时,袁老师安排了一次小练笔,将思想之情诉诸笔端,动静相生的课堂,表面是安静的,但学生内心的情感一定是流动的甚至是流泪的…“最难停下的是手中的笔,因为乡愁在那里流淌”,听着学生沙沙的笔响声,让我也陷入了沉思…
最后,以袁老师的一段话结尾。
在今天的这篇文章(月是故乡明)当中也好,季羡林写的(文章)当中也好,还是中国的诗词当中也好,一定渗透着“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这种美学原则。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深情,什么是凝望,都不是用眼睛、用鼻子这些感官可以体会,而是用心来感受和体会。当我们和孩子们理解了,原来最终的是心中之乐。我想,一篇散文的核心力量也就实现了。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