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谈到“万物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不是幻想,因为他把自我的界限放开了,心斋的做法,可以慢慢去了解。
我们看一个房间,假设是一个仓库,你把它堆的慢慢的很充实,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阴暗的角落,你用再强的灯光也不能让这个房间更加光亮,因为你用好几个很强的灯光,阴影还会交错,有深有浅的阴影。
你要让房间很明亮怎么办呢?把东西移开,变成“虚”,虚室生白,空虚的房间就会显示光亮,假设一个房间是空的,一根蜡烛就可以使它很光亮了。
假设你的心经过“心斋”变空了,那么一点点“道”的启发就让你看清楚一切,这个时候你说你逍遥自在才有可能。
人的逍遥不是说你现在吃饱喝足感觉很好,很舒服,通常我们讲的舒服可能是运动完了洗个澡,吃个饭,饭后和朋友走一走,会感到很逍遥很舒服。
古代西方有一个学派,吃完饭后就散歩,叫“散步”学派,后来有人翻译的有趣一点,就叫做“逍遥学派”,说实在,我并不太赞成,“逍遥”二字并不那么简单。
散步可以的,但散步代表逍遥吗?这差太远了,你吃晚饭后心情好,最近天下无事,大家过得很愉快,有时候人过惯了苦日子,让你过太平日子还不习惯,心里会想怎么无事呢?怎么这么太平呢?会怀疑是假的,是否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但长期下来会发觉,真正的平安在内不在外,你内心不能平安的话,外界再怎么和谐都是假的,你内心平安的话,外界再怎么乱,你的心中至少有一个角落能让你保持平静。
庄子生在乱世,他就有这样一种本事,让他心里展现光亮,从“道”来欣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