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这样的魔性了,抱着一本书不忍放下,总想着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今年寒假我又读到了曾经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一的《穆斯林的葬礼》。借用书中的人物昵称来说,“玉魔”“玉王”,我这是否有些“书魔”的特征呢?
中师时也不知道从哪位同学的手中无意间借到了这本书,那时候囊中羞涩,正儿八经看过书少得可怜,所以大多都是能拿到什么就看什么,很少去选择,很少能去选择。一是因为我的手里没有什么书,现在想想我在中师以前就没有看过书,硬是要追溯的话就是小学那几本破旧的作文书了,其中的原因很多,既有家庭的,父母很少看书;更有经济的,没有多余的钱买。中师的时候,出远门上学了,爸妈给我了一部分钱,我很是节俭的,过关了穷日子,可是当我被书中的另一个世界而深深吸引的时候,就只好买些便宜的盗版书了。二是因为胸中无书,知识面仅限于书本,所以想去选择也不知道选择什么,于是就是随缘吧,遇到什么看什么。
当初读完这本书就是久久不能释怀,很想再看一遍,奈何室友催促,只好作罢。关于玉的故事就镌刻在了心中,美丽好学的新月命运多舛,才华横溢的楚雁潮纯真热情,技艺高超的“玉器梁”终生辛劳, 勤劳能干的璧儿早当家,一代“玉王”韩子奇声名鹊起……一幕悲欢离合的人间戏剧就此登场,作者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叙事中夹杂了大量关于穆斯林民族的祖先、发展、传统和习俗,堪称“穆斯林的史诗级”创作。“多读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现实世界因为个人能力和生活范围,我不可能和穆斯林有多大的交集,他们的世界对于我来说就是未知的,表面看与我们的差异就是不吃猪肉而已,他们的历史再辉煌也不得而知,“回回”们在被汉化的同时也固执地保留着传统,保持着穆斯林的习俗。书就打开了这扇窗户,让我了解、喜欢和尊重身边偶尔见到的“回回”。
故事情节设计很扣人心弦,采用了韩子奇和韩新月两条线交替叙事的方法成文,初读很不适应,慢慢地明白其中的妙处。一个优秀的故事在抽丝剥茧的耐心中,逐渐地露出冰山一角,表面看似破碎的章节其实是藕断丝连,每一个读者都不会置若罔闻,像一个刑警一般从读过的细节中努力还原整个故事,有时候会出错,懊悔自己在什么地方有漏洞了,主观臆断;有时候真的就猜对了,故事中的情节和预料的一模一样,那份欣喜无以言表……称他是“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一点也不为过。
也不知道怎么今天想写读后感,就突然地想到这这句话“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难道不是吗?韩子奇的一生波澜起伏,只不过和“玉”密不可分,玉器行业是小众,和我们隔行如隔山;韩新月的一生拼搏奋进,只不过和“北京大学”密不可分,北大这个顶级学府和我们相隔遥远;好似这一切也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只是小说中虚构的情节而已,殊不知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呀!从广义上看,作者把以前的故事设计在了玉器行业里,这只是三教九流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小众而已,但想通过这面小小的社会镜子折射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形态,韩子奇这样的人不是在各个行业都有吗?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作者把现在的故事设计在了北京大学里,这也是中国成百上千高等学府中的一个而已,但想通过这个最具魅力的学府展现中国百万莘莘学子的缩影,折射俗世的一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呀,读者的年龄不尽相同,年轻的,他们就是“韩新月”“郑晓京”“谢秋思”“罗秀竹”,正如我在初读这本书时,还是个不食人间愁滋味的读书少年,只不过是地点不同而已,有拼搏、有沮丧、有积极、有无奈、有惊喜、有悲伤……又或许是“韩天星”“陈淑彦”,善良本分、兢兢业业,如邻家大哥大姐平凡真实地生活着,这就是我们那密得像树叶的普通生活;年长的,他们就是“梁亦清”“韩子奇”“蒲绶昌”,正如今天的我一般,早已进入而立之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努力奋进,既有承担家庭责任的顾虑,又有热爱自己的职业的操守,略显疲惫地、幸福地生活着,只不过行业不同而已,有平和、有波澜、有欢欣、有落寞、有自责、有坚韧……
初识不知曲中意,那时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再听已是曲中人,如今阅尽人间沧桑,历经人生喜怒哀乐,或如蝼蚁平凡地活着,却如繁星璀璨地闪亮着……但我心中始终有个温柔的声音再回响“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