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93,尽心章13-40-2》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今天是戊戌年戊午月甲戌日,四月廿八,2018年6月11日星期一。
淑,是善,艾,音乂,yi4,是治的意思。
上一节,讲了三条教育的原则:如时雨化之;成德;达材。
第四条叫做"答问"。针对的对象是既没有拜师,也没有安排有规律的学习计划的人。偶尔碰到一个问题咨询的,则顺着他的问题给予答复,以释其疑,以解其惑,像这种情况,虽然没有终日与言,但是,大叩则大应,小叩则小应,也能达到训示或启迪的效果。
第五条叫做"私淑艾"。针对的对象是居不同地,生不同时的人。但是,追溯其前言往行,他的品德学问使人私下受到教诲,整顿身心条理,砥砺志气言行,像这种情况,虽然没有及门受业,但是,或者是见而知之,或者是闻而知之,同样都能达到教诲化人的效果。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学生的材质不同,又或者遭逢殊异,故造成种种教育的差异,但曲成有术,运用多种原则,无一不是出于造就对方的仁爱之心,就像周围世界向我们所展现的,无一不是差别,又无一不是和谐,所以说,天地无弃物,圣贤无弃人,众生是福田,世间是道场,要常存此念。
事实上,即使从事企业工作,其本质也是此种教育精神:因材施教,造就对方。以此为念,事业必兴。背离此念,一身不保。岂不惕然自省?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