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那篇《邻居》的后续吧,时隔多日,写了就是写了。)
清冥。(四界之一,另外三界——人间,天宫,归墟。)
冥河,连接人间与清冥的缓冲点。此处有一条细长的看不见尽头的堤,堤上有数不清的茅草平屋,一字排开。堤的两旁是看不见尽头的水,水面如镜子,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任何声响。
忽然水面起了波纹,水中探出一头。张卫东像往常一样,从清冥而来。说来好玩,这冥河的水不知道符不符合牛顿定律,“人”落入其中,会匀速下沉,而两极反转,这“河底”竟是另一边的河面。也就是说,“人”从冥河落水,最终会在清冥上浮,被守在冥河“河底”的“人”打捞上岸。反之同理,冥河是双向通道。
张卫东游到岸上,脱下上身湿透的白色T恤,拧干。他从茅屋里提出鱼竿、红色塑料桶和一个军绿色折叠凳,钓鱼。他的任务,是看守万籁俱寂的冥河,以及每周上交一条冥河里的胖头鱼。他听清冥的前辈说,旧时代的清冥,可没有这样的好差事。
旧时代的清冥,像他这样初来乍到的小人物,通常会被赋予繁重的劳役,和不足果腹的薪资。旧时代的结束总是伴随着英雄般的人物,几十年前,清冥出了一个文圣,名为“今朝”,和一个武圣,名为“德胜”。后来人们发现,这两位竟是同一人,他带领人们打败了旧时代的阎王,他说“耕者有其田”,他要求旧时代的贵人们打开仓库全数散尽,他还要求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最终天宫派来使者请他升仙,清冥的将军抱着他的大腿痛哭流涕,说清冥还需要他。
张卫东今天不太沉静,他面朝河面钓鱼,时不时地回头看向某个茅屋,似有所感。少顷,屋里走出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国字脸老人,杨保国。张卫东一怔,嗓音有些沙哑:“老杨,怎么瘦成这样了?”
人间,春天。
张鸣春的姥爷杨保国刚刚去世,如此一来,他的两位爷爷就都走了。第一位走的张卫东,心肌梗塞,张鸣春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心脏支架从一万多降到了七百。杨保国的病是肺癌晚期,癌细胞转移到了脑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是吃不进饭,什么都不想吃,什么都不好吃。全身无力,起初还能自己走动,后来腿动不了了,话说不出来,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张鸣春觉得癌细胞破坏了运动中枢,但没有破坏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问题是嘴动不了,消化系统有何用?医生说只剩三到五个月了,老人顶了十个月。
人送去殡仪馆,守了两夜了,张鸣春没睡觉。再过几个月,张鸣春本科毕业。
“同学,约好了面试官,马上就要面试了。”电话另一边一个靓丽的女生。
“同学,我看你精神状态不佳,发生了甚么事?”面试官与张鸣春年纪相仿。
题也没做出来,张鸣春脑子一片懵,如冥河的水。
“姥爷去世了,昨天守夜来着。”张鸣春顶着黑眼圈,试图说明不是多人运动了。
“哦,好吧。后续有面试会再通知你的。”面试官严肃了一下,匆匆挂断了面试。
“呼。”张鸣春吐出一口浊气,这是他最后一次以学生的身份面试,下次再面试,就是社会人了。管不了那么多,他摘下耳机倒在床上睡了。
他仿佛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两个老人在堤上抽烟。
冥河,晴。
张卫东端来把小板凳,从荷包里掏出一包烟。
“阴间也有这玩意嚯。”杨保国讪讪一笑,看向烟的眼神有些不自然,挣扎了一下还是接了。
两个老头都酷爱抽烟。
“暴暴(张鸣春小名)去哪里上大学了?我走那年刚好是他高考那年,好想撑到看他金榜题名,诶。”张卫东叹了口气,他看向瘦得只剩下骨头的杨保国,眼里有期许,也有一丝担忧。
“考上了,我听到说那学校全国前十咧,那天在屋里看他戴博士帽,我问老婆子暴暴是不是读博士了,她说是咧。”烟头冒着火星,杨保国尝试嘬了一口,没有不适,老头乐坏了,又嘬了一口。
“咧好啊,咧好。暴暴光宗耀祖了。”张卫东兴奋地不自觉地拍掌。
聊到清冥。
“这里的人也要打工,不过还算闲。你知道吗,是主——给我安排的工作咧。”说到那个人,张卫东腰杆挺直,声调变高,很骄傲,不过自从那人去了天宫,此间就被设下了禁制,竟然说不出那人的名字。
杨保国不太明白。
“就是那个人啊,———,我们最喜欢、最崇拜的那个人。”张卫东兴奋地抽搐。
杨保国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像,杨保国嘴角上扬,点点头。
“他说,他从没遇见过这样傻的人,在冥河待了几年了还不跳,就这样钓了几年鱼的。于是,他决定,让我看守冥河了,为了防止还有人不跳河的。”张卫东咧嘴笑,那人骂他傻,他还笑。
北京,深秋夜,中元节。
张鸣春和他的父母在三环边找了个空地,拿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粉笔,在地上画了两个圈,将事先买好的纸币点燃。
张卫东还在钓鱼,杨保国刚在将军府找了份闲差,天边飘来纸币落入两人手中。
“有钱去买烟咯。”两人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