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大多数家长眼里,自家孩子的性格都是最符合公务员职业的,而不管他事实上是内向、外向,好读书或好其他。笔者亦未免俗,随大流报了一次国考。当考完行测,与众人一样混杂在人群大军,该吃饭去吃饭,该侯考侯考;唯一不一样的是,大家在准备下午的申论时,我却在装十三地想它和科举制度的关系。
中午的阳光特别灿烂,楼房挡住的部分却依旧寒冷。坐在阴影里的我本想到阳光下席地而坐,想想还是放弃了。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项独创,打破了门荫入仕的惯例,给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机会。都说中国已没有贵族,其实,有时候想想,没有贵族也是好的。众人只知民国的四大家族和红楼中的贾、史、王、薛,未必知道南北朝遗风的“高贵门第”“五姓七家”:博陵崔、清河崔、范阳卢、荥阳郑、赵郡李、陇西李和太原王。这些全国认可的“豪门”,哪怕你是皇帝,不是出身在这样的大家,对方亦是有拒绝通婚的底气的。所以考上状元还仅仅是个开始,娶到一位豪门媳妇你才是真正地走上上流社会。这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人的作品基本都是屌丝书生爱上大家闺秀的故事,而没有外国妇孺皆知的“灰姑娘”逆袭了。若保留了“贵族”,以中国的尿性,只怕矛盾更甚。
科举制度的产生不是没有积极意义,它至少给了人希望;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中国最完善、最成体系的制度了。它也使国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或许更准确地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考公务员高。没有事物可以永恒,制度也一样,当新事物变成旧事物,它的生命力便开始衰竭。看着一群群执着于国考的人们,想想蒲松龄、曹雪芹为科举耗费的精力,你说他们没有才华吗?可他们偏偏写出了状元都写不出的《聊斋志异》、《红楼梦》。最初科举制的产生是为了给人们多一条生路,但到今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它却把中国绝大多数人引到了一条独木桥上。
中国人的聪明我从未质疑,但中国人的创造力从未得到尽情释放。若问为什么,也许,它将是穷尽一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