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距离上一次认认真真地写完一篇真正的文章,是多久呢?我认真地想了一下,发现想不起来了。这种突然模糊了的印象让我有点慌。
而此时,南方多雨潮湿的春季里,有着被一大片灰蒙蒙晕染的天空。耳机里,网易云的总是正中入怀的日推在一遍又一片循环。
那些仿佛远古而来的记忆,一瞬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好像快要把人淹没。
1.
很多年前的小学时代,是长什么样的呢?
校门口还有很多的小店卖着学生们热爱的零食,旁边的文具店有很多的小女生叽叽喳喳挑着花花绿绿的海报或者贴纸,男生在放学后小心翼翼地消失在某个小巷子里隐蔽的游戏室里……
我总是记得,小学时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书填满的,小说,童话,名著,有时候没事还看各种作文刊物科普读物……有时候实在没有新书可以看了,就来来回回地翻看看过的书。
在小学的时候,我一直都是班级里写作文可以拿高分的那个人。在课堂上被老师朗读的作文,在教室的布告栏被贴上的范文,隔壁班的范文,学校作文比赛里一等奖的作文……而这,总是会让那个年纪的我莫名内心有点小骄傲。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看了一本小说后,特别兴奋,心血来潮的开始写了人生的第一本小说。每一天写完作业后,就正儿八经地开始写着这么一些文字,就那么写了好几个月。我到现在还保留着那本写了那些有点不着边际的文字的本子。
第一次向杂志社投稿,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正儿八经地写了一篇文章,有点小兴奋地发了邮件过去。哑然无声。那个时候有过一段时间有点小失落。
那篇文章,是我邮箱里发送的第一篇邮件。如今,它也依旧安安静静躺在我邮箱收件箱最下面的位置,保留至今。
在很多一个人度过的时间里,总是写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现在看来,我知道这些什么都算不上,但是,它们总是在那个格外青涩懵懂的年龄里,给了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至今日。
2.
第一次收到用稿汇款单,是在高一的十二月份。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张来自一家吉林长春的杂志社的汇款单。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想起来,我在初三的暑假,曾经向这家杂志社投过稿件。人生第一次的那种兴奋感,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本杂志,它叫《中学生博览》。那几百块钱对我来说,意义太大了。
高中的时候,参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赛,收获了还不错的成绩。那种拿着证书,站上领奖台的感觉,总是会有或深或浅的记忆。
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上海的一家杂志社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比赛。那个时候,我已经高三了。为了这个比赛,我只能每天学习结束后拼命熬夜挤时间写,写了之后不停地修改,两个星期左右,先是写了六七万字,再不断修改精简到一万五千字。后来,很遗憾,没过。但是高三的那个冬天,我在学习结束后的凌晨敲打着文字的时候,我会永远都记得。
3.
而后来呢?后来,我上大学了。
想想,高三暑假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时间活跃于豆瓣或者晋江,但写了一段时间后却不疾而终。
还没上大学之前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憧憬。等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虽然说大学除了学习之外会有很多时间,但是,那些时间,好像总是被各种活动,琐事填满。总是觉得自己好像特别特别忙,可是静下心来的时候,一想,到底是在忙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答案有点空白。
只是看上去,很忙,而已。
之前,我一直对我的专业存在着很大的困惑,导致我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的困惑。因为目前的这个专业,它并不是我的兴趣所在。老师让我们做职业生涯规划作业,我越写越虚越害怕。
困惑归困惑,一天还是一天这样过去了。我好像还是困惑着,而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写出什么东西来了。
寒假的时候有一位高中老师问过我,大学以来有没有写什么东西,有没有拿到什么成绩。我想了一下,没有回答。那一瞬间,我是真的真的很难过。
这对一个写文的人来说是很致命的。
4.
想起高三暑假的时候,有人问过我,以后考不考公务员?
我当时想都没想,就是否定的回答。
很多人对我讲过,以后只要稳定就好了,安安稳稳的就好。可是想想,如果二十几岁就把自己以后都定义为了稳定,想想,好像更可怕。最怕体制性的东西,所以不肯屈服也不肯将就。
可是,大一寒假的时候,也有人问过我相同的问题。
当时我竟然,犹豫了。
有时候我特别特别讨厌自己,甚至说是厌恶,好像是过得,越来越不如以前了。
我在一座庞大繁杂的城市里读书,它承载着数不清的不断行走的人群与车水马龙。我想过,按这样下去以后我要去做什么呢?我不知道。
仿佛凝视无止境深渊的畏惧。
5.
人总是会有一种从众心理,而这种心理,还总是让我们感觉到心安。当我们的行走轨迹跟很多人一致时,我们总是会内心安慰自己,这样子还不错,挺好。我像很多人一样,需要干嘛的时候干嘛,学习,班级社团活动,该做的做。会有种心安的假象,可是,只是假象。我还是会莫名地害怕。
我的状态,跟我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样的虚无让我感觉恐惧。我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话——
“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很努力地回想了大学四年,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然后,所有一切,归于虚无,落于尘埃。
我每天,都会打开网易云听日推。曾经有一次,我在一首歌下面留言,收到了这样的回复:
你可以不要天赋异禀,可是你要与众不同。不要连那一点的不同都没有了,你要记得你自己呀。
这短短的一句话我竟然看哭了。
6.
现在,提起理想这个词,很多人就会联想起很多选秀节目里评委里一本正经地问选手:
你的理想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这个词,矫情了。
可是你还记得吗,小时候,老师总是会问,或者作文题目会让写,关于理想的东西。
那个时候,总是可以听到或看到很多直截了当的回答。
真的很害怕,一边屈服,一遍将就,最后什么都忘记了,什么都没有了。
“你的理想是什么?”
“好好学习,找份好工作。”
“然后?”
“嗯?没有然后了呀,就这样。”
我相信,这会是很多人的回答。那个在很多年前也曾经是意气风发的少年。
有人说过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可是,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里,在这个经济纵横的时代里,理想一点,又有何不可呢?
最后。
前两天高数课上的心血来潮。我本来盯着黑板听老师讲课,突然脑子里就跑出来做公众号的想法,一下子突然想到好多好多东西,在草稿本上写了下来。
那个瞬间,可能是我上大学以来,最兴奋,最开心的瞬间了。
我想用最用心的文字,来记录和我,或者和你有关的故事。这是我真真正正热爱并且已经为它做好了一切准备的事情。
那些走过的地方,那些看过的风景,那些故事。
那些文字,都是穿过我指尖的风。也是我指尖曾经遗落的风。
来日,可期。
希望,你们都记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