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第一节 经济学概念及发展史
经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环境中,为改善和提高人类自身生活幸福目的,获取和保护财富的的一种行为活动及评判。
人类在长期改造自然和改善自身社会环境中,为满足需求,发展出许多行为活动方式。总结出来有四种。他们是经济行为活动,生理生活行为活动,社会规范行为活动,和精神思维行为活动。如教育和造反都是社会规范行为活动。思考,回忆,想象属于思维活动行为。 他们相附相成,都在为人类自身发展而活动。
经济活动是劳动与消费的行为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也是人类获取和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来源和方法。有两个基本的事实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有限稀缺的资源和无穷的欲望。人类是以满足生活各类需求为目标,以经济资源为手段,遵循经济价值规律而上下运行。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通常依据自身经验利益来判断,如不经济,很经济实惠等术语来对经济行为作出选择决策和评价。他包括节约物质资料,节省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产出等依据来最大满足需求和收益。
一 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是人类在长期经济活动行为中发现和研究出的规律及思想方法的科学。
人类要学习的科学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机械制造,天文地理。一类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它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法律等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经济价值规律解释。除此之外还有法律艺术,政治历史军事等等学科。另外一类是思维科学,如哲学,数学,心理,智能科学等。它是研究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
社会科学中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劳动行为科学,是从人类社会整体上研究劳动创造财富和行为价值规律、现象解释,资源分配的科学。经济学是从消费者、厂商、政府等多个角度研究如何用有限稀缺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我们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幸福为目标,揭示经济规律,为人们进行经济决策,资源分配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和方法。
经济学研究范围可分为宏观和微观,即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其方法是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找出不足和方法,理论提出新思想的理论。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资源及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社会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社会经济学中,只有理论经济学与实践经济学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
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优化。经济实践中往往没有最大化,只有选择最优化,因为人的价值需求是不同的。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只能选择最优,不能选择最大。
微观经济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则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目的,是提高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人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深刻,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就越大,自由度也就越高,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由于人类研究经济规律所持立场和角度不同,经济学可分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每一种社会制度都会根据自身社会科技生产力发展出适合和保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
经济学是人类在经济行为活动中研究人类创造财富运作财富的行为科学。我们应该遵循人类趋利避害的人性规律,遵循物质创造财富的自然规律,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规律合理的规范人类经济行为和财富分配,这样才能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