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初复试经验贴
(仅作为考研er参考,商业转载请绕道)
基本情况:本科为211金融专业。基础还行。但今年普遍分高,分数重分很多,所以我初试成绩并不算太高,在复试中倒吸一口凉气,惴惴不安了很久,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因为初复试都是自己准备的,没有报班,所以有走过一些弯路,也是参考前人的经验贴的安排才能一路顺利走来,故写此篇经验贴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初试准备情况:
政治(72):肖精练精讲搭配徐涛视频(哲学必看,其他看情况)+每章节对应的肖秀荣1000题+后期风中劲草小红书背诵+肖四肖八。作为不太会背书的理科生,个人感觉虽然直接看书更节省时间,但是会很容易走神,所以徐涛的视频我看了马原、毛概和近代史,后两部分(思修和法基以及形策)比较好理解就直接看精讲精练。
英语二(81):英一和英二共同部分(01-10年)、英二历年真题、背诵单词、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唐静翻译视频+拆分与组合翻译电子版;因为本人不擅长于背单词,前期买的恋恋有词和看朱伟的视频,费了很多时间,但效果不佳,我觉得如果也是一个不爱背单词的人,干脆就在做真题过程中积累单词。
396经济类联考(127):赵鑫全逻辑精点(基础+强化)及配套视频+《核心笔记》和60天800题+王诚写作视频和管理类写作真题,后期开始是周建武管理类联考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很多经济类联考逻辑题目源于之前的管理类逻辑题)+王诚朱杰396历年真题全解;一开始做逻辑题感觉做的很慢,但后期刷题到一定程度会确实有进步有感觉起来,尤其是在刷管理类真题的时候,但最好跟着同一个老师走,不同的老师讲逻辑的方式不一样,个人感觉将文字符号化会方便很多,逻辑部分有采用扫描做电子错题本。写作可以前期感觉逻辑部分还可以的时候,慢慢开始看王诚的写作视频,我觉得老师很好,可以学到除考试之外的东西,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因为我大约10月份才开始,有点晚,大概只有练手过10篇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和7篇作文,管理类和经济类略有区别,早期可以多看管理类,后期多看经济类,论证有效性分析了解大致的模板和话术后,可以只看文章挑错不写出来省时间,但也要练笔;数学部分我花了较多的时间,但后期发现考得比较简单,其实没必要花那么多心血的感觉,所以还是要事先接触一下真题,这样可以有个大致的感觉。
431金融学综合(112):因为厦大没有详细的大纲,所以我是按照教育部的431大纲来看的,也买了一本圣才的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名校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但此书只更新到2018年),最主要是看罗斯公司理财+黄达金融学,每一章节课后习题要掌握,收集名词解释、论述题和计算题,有配套的圣才的辅导书,我主要是看了三遍,先看一遍+课后题,第二遍总结笔记和典型题,第三遍认真看自己的笔记;姜波克国际金融学、张亦春金融市场学(特别是债券收益率计算、久期计算部分)、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中主要关注名词解释,博迪金融学中关注名词解释和计算题,这些可以只看相应的练习;后期要看金融热点(推荐淘宝店【阿壹铺子金融热点】),这次厦大的论述题里考了注册制和核准制,就是看了热点才知道的,书本里并没有提到。
其他tips:
[if !supportLists]1、 [endif]要刷几遍的真题将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在题目旁做标记。
[if !supportLists]2、 [endif]字数较多的题目(特别是逻辑题)在做错题本时,可以用扫描的方式记录在iPad上面,goodnotes和印象笔记都支持。错题本的使用是为了方便,如果觉得花太多时间在摘抄上,可以用小便签标记一下,没必要花太多时间。
[if !supportLists]3、 [endif]公共课上有很多其他的经验贴可以参考,要根据个人能力来安排时间,但是专业课每个学校都有较多不同,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参考书目,也没有报班,所以就是自己摸索了一下,结果今年公司金融就考到了21章的内容,而我只根据前人经验贴看了前19章的内容,痛失10分左右。
[if !supportLists]4、 [endif]感觉复习到比较迷茫的地方就会去仔细看真题,看下考察的方向。
[if !supportLists]5、 [endif]心态放平,既要正识挑战和压力又不要过分夸大考研的重要性、强逼自己学习,要重视效率,适当放松;不要盲目比较和别人之间的准备差距,最好和非直接竞争对手但也准备考研的认真的小伙伴一起努力、一起吐槽、一起在放松时间看电影吃饭什么的;
[if !supportLists]6、 [endif]专业课是最拉分的部分,一定要放在最主要的部分看待。
[if !supportLists]7、 [endif]考研中是容易自我否定和时不时突然焦虑的,大家都是这种心态的,每当我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能者居上”,如果我足够资格,那么那个位子就是我的,如果我确实考不过别人,我也好好努力了,那我就去工作沉淀或者再来一年的准备。我相信考研的公平性,也知道其中伴随着一点幸运,努力就是了,考研er们!
复试准备情况:
因为疫情,今年复试非常特别,复试科目也做了调整,但是笔试部分还是进行了。介于应该只有2020年这么特殊,就不多写远程复试的经验。
加试数学:英文出题,5道题,难度比396大,主要是看李永乐的考研数学三复习全书+两三年的数三真题的大题+百度上的常见高数的英文单词记忆(会认就行)。第一题计算矩阵的秩、矩阵乘法;第二题二元经济函数求导;第三题二元函数最大值问题、包络定理;第四题证明包含零向量的向量组线性必然相关;第二题就离散概率分布函数,求期望方差等。
加试政治经济学:3题,学校给的范围是商品、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我看的是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相应章节,并每章相应总结比较重要的问题以便后期背诵。第一题是商品二因素之间的矛盾;第二题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呈现周期性爆发;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当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工人劳动时,剩余价值理论是否失效?
英语口语:10分钟,原先的中英互译改成英文图表描述和中文段落翻译评述,个人觉得非常难。先是2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是3-4分钟描述一个应该是来源于《经济学人》的一个图表,我抽到的是CEO turnover
rate 的变化,接着是关于香港澳门的疫情政策的民众放映的一段中文翻译成英文并发表观点。主要可能更看一个人本身的英文水平了,比起准备的你来自哪里、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平时喜欢做什么这样普通的可以事先准备的口语问题,这种测试会更加考验一个人的水平,所以觉得比较难。如果可以,在初试结束后保持阅读经济学人杂志的习惯。
中文面试:10分钟,主要是问了简历上的一个社会实践、一个实习经历、一个论文的写作情况,比起前人的阅读全英文文章和小组讨论,难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