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询问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贴上好的标签

吃饭的时候慢慢跟娃聊今天去哪儿玩了,玩了什么。

娃:妈妈,今天我吃了两颗糖。

我:是上次一周坚持成功的时候妈妈买给你奖励的糖吗?(引导回应上周做得好的行为,归因)

阿姨:不是,是昨天楼下姐姐给的,给了三粒,昨天吃了一粒,今天吃了两粒。

阿姨平时话太多,她是插话型,什么都替娃回答完了,我有心想要娃自己回答。


我:大大,你今天吃了两颗糖是吗?糖是谁给的?娃:是姐姐给的。

我:在哪里给的?娃:在楼下。

我:在楼下哪个位置?娃指指楼下:这里。

我:这里?这里是哪里?娃:嗯...在楼下银行。(引导空间位置精确描述)

我:对,哇,我们大大描述得好清楚!姐姐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吗?娃:嗯,是。

我:那姐姐穿什么衣服?娃:姐姐穿红色的衣服。

我:银行的工作人员平时穿红色的衣服吗?娃:不是,穿白色的。(考验观察力,引导孩子平时注意观察)


我:那姐姐为什么给你糖?娃:嗯,因为我懂事。

我:你懂事表现在哪里?娃:我跟姐姐打招呼。

我:对,因为我们大大又懂事又有礼貌,所以姐姐给我们糖是吧。(归因式的精准肯定)娃:嗯,我跟别人做朋友,别人也跟我做朋友!

我:哇,对,妈妈也发现了哦,我们大大很主动,人缘很好,在幼儿园好多同学放学了都喊你名字,就是因为我们大大平时跟同学做朋友,关系很好,他们才会喊你对吧,我们大大真棒!(逻辑思考以及“你怎样……是因为……”句式,给予归因式精准肯定)


总结:

1、不直接描述事情,用询问引导思考,同时锻炼孩子语言表达。

2、给孩子贴上好的标签,引导其在人际关系中更主动,更自信。

方法:询问+精准肯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