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怀念我的姥姥,以及家族的老辈人。
——题记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今年我回归家庭感到特有的温馨。
在家过年真踏实啊!陪陪女儿买鞭炮烟花,陪陪妻子逛街吃点小吃,与岳父岳母一起活面包饺子……
但是闲暇之余,却感到心里空唠唠的,原因是再也回不到姥姥家,一起过大年了。
就在去年10月长假,我们一家三口回东北老家探亲,也参加了姥姥的90大寿。然而,两个月后,姥姥与世长辞。我们这个大家庭经历了由喜而悲的起伏经历。
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月前的90大寿,子孙满堂的姥姥很高兴,分散在四面八方的亲戚骨肉再次相聚,要是没有这特殊的日子,很难相聚,因为各有各家,各有各事。
两个月后的相聚,我作为这一辈长外孙全程参加了姥姥的葬礼。而后一大家子人又各奔东西,估计四代中最上一辈老人辞世,再难相聚或者聚得十分齐全了。
姥姥入土为安后,一大家子人还处在悲痛之中。我的切肤之痛就是今后这个大家庭更需要团结和谐,不要再吵架打架了。
我深以为然。
是啊,生在农村,大家族人多口杂,东长西短,里里外外,难免有口舌之争。老的要做好,小的要孝敬。家庭才能成为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否则分崩离析是迟早的事。
经历了这样的事,我在回程动车上陷入深深思考。
马上联想到大家、小家以及身边的家庭的关系,尤其是核心和纽带或者说家风究竟是什么。还是老祖宗千年留下的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为此,我更加珍惜与离异的父母相处的日子,更加注重小家的经营与维护。
半生当中磕磕绊绊的事情很多,初为人父初为家庭之主难免会有许多不会经营的问题。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也曾经孤注一掷地把家庭放在一边,专注于事业。想想真是亏欠家庭亏欠妻子女儿啊。
实际上,家庭团结和谐,有好的家庭氛围,家庭一定幸福,人丁一定兴旺,肯定越过越好,越过越有。这是基本和浅显的道理,然而真正做到又不是容易的事。
比如,姥姥一家8个儿女,三男五女。照理说,姥爷去世后赡养应该不是问题,然而风风雨雨17年到现在,姥姥在几个儿女身边待过,都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没有定所。
最后四姨养老送终,伺候了10年。这实际上是积德行善,孝敬父母的大好事。结果好人好报,她家由原来的一贫如洗,条件最差,变成现在最幸福和谐的家庭,儿女双全,有房有车,有大额存款,变成了条件最好。不得不说老天眷恋有德行善良的人啊。
而我们再回头看看,父辈的8个子女当中,唯有四姨家最和谐和睦,最勤劳肯干,最幸福美满。其他的包括我父母的家庭都破败或者勉强度日,即使衣食无忧,但都不美满,甚至有的家庭过得很是艰难。再分析家庭过得不好的原因,都是不和睦不和谐之故。而这不和睦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家里没有一个主心骨,就是一家之主。总是在争个你高我低,没有尊卑忍让,没有和睦相处,没有对家庭实施有力领导,更没有对子女实行好的教育,致使大部分中途辍学,几乎没有一个上大学的。
家庭的苦难从夫妻一结合就开始造成,家庭过得不好不和睦是必须结果。
正如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在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言: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我是涉身其中,深受其苦。
所以,在我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成长教育后,我在书中和同事们的交往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对家庭的认知。
尤其是在自己成立家庭当中,逐渐地认识到家庭生活的维系和经营,核心是团结和谐。
在离开小家在外任职或者执行任务摸爬滚打的日子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妻子在家庭的艰辛,孩子的成长不易。
女儿至今和我不是很亲,有时说话说不到一块,总是感觉欠她的太多,我有时经常怔怔的不知怎么做才好。
军人家庭,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否则,对军人服役的影响不可低估,甚至直接作用和影响军人的前途和命运。
基于此,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团结和谐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和根本。
一个家庭团结和谐如此,一个单位同理,一支部队同样,那么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中国这个56个民族大家庭,一样需要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