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公室里的杨老师和蒋老师经常聊起各家孩子的学习。
杨老师家的孩子读初二,蒋老师的女儿读高一。
两人说起来话里多是忧虑。
杨老师说,她儿子月考成绩不理想,班级名次、年级名次都下降了,语文尤其差,因为不喜欢读书。
蒋老师说,他女儿因为之前从没住过校,自立能力差,学习上压力也很大,入校两个月就是学不进习,成绩都垫底了,问明孩子情况,她妈妈差点大晚上开车去学校找孩子谈谈。
但事实是,两个孩子学习都很好都很优秀。
杨老师孩子在班里前几名,在年级排名也不错,他们经常考试,成绩上下浮动也是正常。
蒋老师的女儿是以高分考入了我们本地最好的高中,她同学都是各初中最优秀的学生,就算是考试名次不靠前,也不带差的。
那他们还担心什么呢?担心孩子没有达到想象的那么好。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优秀,成绩能更进一步?毕竟中学阶段面临中考、高考等选拔性的考试,越优秀将来获得的教育资源就越好。
我想杨老师和蒋老师的心态应该代表了大部分家长心态,对孩子的学习牵肠挂肚。
所以为了孩子的教育,只要能办得到,家长们倾尽所能。
我的前同事秦老师孩子读初中时,学校离家远,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他们就在学校对面小区租了房,而自家的房子也租了出去。这一租就是三年。
而有些条件好的家庭就干脆在学校附近买套学区房,以后不住还可以租出去。
现在像秦老师家,孩子在哪上学就迁居在哪的家庭越来越多,就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怎么能不重视呢?
对于孩子来说,读书上学还是多条人生道路中很重要的一个选项,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努力,即便在多元化选择下,能考上好的大学,从世俗意义来讲,还是意味着光明的前途。
对一个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学业有成不仅仅是让父母脸上有光的问题,更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带来满满幸福感。
我上班坐的那路公交车有一位司机,他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
他的孩子们肯定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良苦用心,都知道勤奋努力。
他儿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警察学院,考上这个学校的工作基本上就有着落了。
上个周末,他刚参加完儿子学校军训阅兵式,回来说场面极其震撼,虽然说起孩子的训练特别苦,人变得又瘦又黑,但是言谈之中都是自豪感。
其实他儿子去年高考就过了二本线,但是觉得不满意,直接放弃填志愿,选择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高考终于考出了高分,上了警察学院,实现了自小时候就有的梦想。
而他的妹妹受哥哥的影响,学习也非常努力,干什么都特别认真,直言一定要超过哥哥,少年可期呀。
司机师傅每每谈起孩子语气里都是喜悦,相信他在干别的事情时,心情也是舒畅的。
记得《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教育好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是的,作为父母,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是人生一个时期内最重要的事情,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是不管多么优秀的老师都不可替代的。
作为一名老师,从教多年,教过那么多学生,那些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背后都有重视孩子教育,支持孩子学习,尊重老师,明事理的父母。
都说现在孩子难管,但是那些心思用在学习的孩子总是让人省心一些,他们也有问题,也会做错事情,但是这些孩子一般心里都杆称,做什么事情自己能有个度,不会太出格。
爱读书的孩子将来可能不会多么好,但也不会多么差。
做父母的不求孩子大富大贵,能顺利的长大成人不就已经很好了吗?
所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真的是父母最终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