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9年前的金秋十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摘取该奖项的中国籍作家,这个荣耀足以让莫言载入文学史而千古留名。
莫言于1955年出生在山东高密农村,小时候的莫言,干过放羊、割草、种地、割麦、砍柴、摘棉花、拉架子车等许多农活,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俗话说“生活是艺术之母”,正是这些经历,让莫言的所有文学创作都以农村作为灵感之源。
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一直到《蛙》和《晚熟的人》,莫言无不是以乡土生活作为最基本的叙事主题,来表达他对生命的独特认识和深刻反思。
在众多作品里,莫言最喜欢使用“母亲”这个意象来展开故事的讲述,他之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歌颂“母亲”,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他从自己母亲身上看到了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在生活困境中体现出来的善良、勤劳、隐忍、顽强和伟大,而这些也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时候的莫言缺吃少穿,过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饺子,在这样的艰苦岁月,母亲以坚韧的毅力把他和兄弟姐妹们养育成人。在内心深处,莫言非常感激母亲,再加上莫言是一位孝子,所以,他会竭尽全力地以文学的方式,给母亲树立丰碑。
二是莫言的根在农村,他深知黄土地对农人的重要性。对天下农人来说,黄土地就是养育他们的母亲,农人在上面耕种,黄土地就会把收获反哺给农人,从而取得最基本的生存之需,并生生不息。
实际上,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喜欢把土地和地球比喻为“母亲”,这是一种“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博爱意识和感恩情怀。
获奖后,莫言面对全球的观众和读者,发表了一篇长达3500多字的获奖感言,这份感言是以母亲作为引子的,因为此时的莫言母亲已经去世18年之久,她无法看到儿子领取全世界最高的文学奖项的场景,无法分享到儿子的喜悦和成功,作为儿子,莫言只能以文字的方式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整篇感言,表面上看是莫言在东拉西扯地讲述过去的生活,实际上,他是通过故事来间接地告诉听众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比如,他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如何发掘创作素材?如何厘清生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出个人的文学底色?等等。
在发言的开头,莫言讲述了一个“母亲捡麦穗”的故事,大概如下:
莫言小时候跟随母亲去集体耕种的地里捡麦穗,正捡着,看守麦田的人远远走来,其他捡麦穗的人见状纷纷逃跑。莫言的母亲因为是小脚,没办法跑快而被抓住,看守人搧了母亲一个耳光,母亲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随后,看守人不但没收了莫言和母亲捡到的麦穗,还吹着口哨耀武扬威。母亲嘴角流着血,只能以无助的神情看着看守人扬长而去,脸上流露出来的痛苦和绝望叫莫言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当莫言和母亲在集市上偶遇当年的看守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时,恨得咬牙切齿,准备冲上前揍他一顿。母亲立即拉住了他,平静地对莫言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当年那个打我的人,跟眼前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莫言面对外国人讲完这个故事,被国内读者知道后,许多人开始坐不住了,纷纷对莫言进行口诛笔伐。
当然,众人关注和批评的不是莫言的作品,而是批判莫言和母亲捡麦穗的行为,以及这个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归纳起来,众人批评莫言和他母亲表现在两大方面。
第一,许多人认为,莫言和他母亲捡麦穗的行为,是一种可耻的“偷盗”行为。莫言的母亲被看守人教训,是咎由自取。
众人给出的理由如下。
在那个“集体化”的年代,所有资源都是集体的,集体的小麦在收割之后,即使有掉落的麦穗,个人也没有资格去捡,莫言和他母亲这样做,显然是损害了集体的利益,把他们捡麦穗的行为定性为偷盗,也不冤枉他们。
他们因为触犯了当时的规矩,被看守人掌掴,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从情理上来讲,莫言和他母亲捡麦穗,是迫于生计下的无奈之举,填饱肚皮是人生第一大事,如果有吃有喝,谁又愿意去做这些事。况且,他们是在收割过后的麦地,捡拾那些遗落的、不易被发现的麦穗,怎么能算是“偷盗”呢?
所以,评价一件事情是否合理,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我的家乡的路边、地畔、山坡上,有许多高大的核桃树,这些核桃树被编号以后划分给了所有村民。有些核桃树过于高大,采摘核桃时比较困难,总有一些遗漏的。当主人采摘完后,无法采摘到的核桃就留在树上,村里人,乃至外村人谁有本事谁就可以爬到核桃树高处进行采摘,主人根本不会说什么,更算不上偷。这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在我的家乡俗称“净核桃”,意思是让树上的核桃没有剩余,干干净净,做到不浪费。
莫言小时候,对饥饿的滋味刻骨铭心,看到集体小麦地里有遗落的小麦去捡,在本质上这是一种勤俭节约,若定性为“偷盗”就严重了。在那个年代,有麦穗不去捡来果腹,难道坐以待毙吗?
第二,一些人认为莫言讲述这个故事抹黑了国家。
莫言和他母亲仅仅在地里捡了几颗麦穗,对集体利益来说并没有多少损失,怎么就会挨打呢?这个故事肯定是莫言杜撰出来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当前国际上,不少国家对我国怀有敌意,莫言倒好,把自己的伤疤露出来叫别人欣赏,这不是给国家抹黑吗?
莫言几乎会在每一部小说里讲述一些刻骨铭心的故事,把人性之恶完全暴露出来,因此,他会被一些批评者贴上“抹黑国家”的专业作家,甚至还会认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投人家所好,得到人家赏赐的结果。
实话实说,与其说莫言在抹黑国家,还不如说这些持批评态度的人在否定历史。年轻人如果对那段历史不太清楚,可以问问你们的父辈和爷爷辈是怎么回事。
莫言亲身经历过这些历史,他只是以文学的方式把这些故事还原出来,文学本身就是生活的影子,怎么能说莫言是抹黑呢?现在的年轻人距离那个年代比较遥远,所以不愿相信这些。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可笑。
那个年代的小麦产量很低,生产队把粮食看得很紧,小麦收割过后,队里会组织妇女和儿童捡拾遗落在地里的麦穗。麦面口感好,但大部分农民一年四季吃不到几次,只能以口感差的玉米面、豆面、高粱面、红薯、土豆来充饥。麦收之际,人们为了改善一下伙食,会偷偷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这种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看守者看到捡麦穗的人,基本上不会动粗,把人轰走便是。遇到个别蛮横霸道的看守者,很有可能挨骂、挨打。莫言所讲的故事有现实依据,谈不上是杜撰,更算不上是抹黑。
如果把视野放宽广一些就能发现,有良知的作家和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带有批判性质。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和《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些小说的语言泼辣尖刻,带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讽刺意味,能说这些大作家抹黑了他们的国家吗?相反,他们因为敢说真话,赢得了世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