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班那几年,我租的房子到公司有一趟直达的公车,804路。我上下班都靠它出行。
不像其他线路都是统一的大客车,这条线有很多车还是中巴,车最后三排椅子特别挤,挤到无法放进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腿。原本就拥挤的早高峰,还只能看着这三排位置不能坐人,空占着地方。
这趟车特别绕,比我坐过的任何车都绕,原本半小时的车程,它非得绕上一个小时。但司机开车特别猛,如果下班早,赶在高峰前坐上去,到家的速度往往会让你惊喜。
天天坐车,有很多差不多时间出门的人便脸熟了,甚至有些人从哪站上哪站下都能知道。时间长了,也会相互示意微笑一下,但鲜少攀谈。
遇到的人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祖孙俩。她们和我住同一个小区,小女孩在这趟车沿线的一个特殊教育学校上学。
第一次碰到她们的时候,我正从楼上下来,刚出大楼门,几步远的地方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冲着我笑嘻嘻地喊了几个字。我当时正犯着困,加上小女孩口齿不清,我没听清她说的什么,便抬头看了看她。
“小妈妈!”小女孩又喊了一遍,然后看着我咯咯咯笑了起来。
这回我听清了,有点哭笑不得。
这时候旁边走过来一位老奶奶,齐耳的短发梳得整整齐齐,表情里带着一些疲倦,手上拿着一个红色的、印着花仙子的书包。
“不好意思啊。”她朝我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拉走了小女孩,“不要乱喊!”
小女孩还是咯咯咯地笑着。我也朝她笑了笑想跟她打个招呼,却发现她完全不理会我,只是自顾自地笑着,嘴里时不时吐出一些我听不清的词。
奶奶一路拽着她,一边时不时转过来跟我低声说句“不好意思”。就这样,我们一起走到了同一个车站。快上车时,我才发现小女孩衣服左边胸口的位置,别着那所特殊学校的校徽。
后来我就经常遇见她们。小女孩每次都是自顾自地说着笑着往前走,奶奶用一只手拽住她,另一只手拿着那个红色小书包。每一次,小女孩都会冲着我喊一声“小妈妈”。
我尝试过几次跟她交谈,可是她每次都仿佛听不到我说话,只是自己自言自语着。后来我也便放弃了,只是冲她们笑一笑。奶奶每次都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回笑一下。
有一天早上,我爬上车,被人群挤到了车中间的位置。过一会车开了,耳边传来售票员尖锐的带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前面的乘客,把零钱和公交卡往后传!”
“唉,这谁给的?怎么只有一块?票价是两块!”两分钟后,她的声音又传过来了。
“算了吧,是特殊学校的学生。”前面的乘客说道。
“哦,那,那算了吧。”
我把头转向左边,那个小女生正站在车头,低着头直愣愣地看着前面,没有笑,也没有说话。我突然发现,她的奶奶没有跟在身边。
第二天出门,从走出大楼起,我就盼着见到她们,见到小女孩,还有总是跟在她身后的奶奶。可是她们没有出现
接下来的一连好多天,她们都没有出现。我心里不免一阵担忧,尤其是想到那天小女孩一个人低着头一言不语直愣愣看着前面,身边还没有奶奶的时候。
忘了过了多久了,我又一次遇到了她。那天下着雨,我撑着伞在车站等车,小女孩远远地朝我跑过来。
“小妈妈!”又是一阵咯咯咯地笑。
“来,你打我的伞,我打你的!”说罢她便伸手来抓我手上的伞。
我朝她笑了笑,松手把自己的伞给了她,又从她手上接过了她的伞。
“不要淘气!”她的奶奶跟过来了,从她孙女手上取回了伞。
我长舒了一口气。
“不好意思啊!”她朝我点了点头,把伞递回给了我。
“没关系的。”
车来了,我们三个人一起上了车。
那是我最后一次碰到她们,几天以我便搬家了,再没有坐过那趟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