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创业公司CEO邀请我一位朋友及他的团队去他们团队,负责一个区域的项目。
过去之前,因为我与这家公司及其CEO关系还不错,朋友问我是否可以去。
结合过往我与他们打交道的经历,我跟他说是个不错的机会,对他来说能有不错的发展。
另外一个层面,是这位CEO也有给我发邀请,融资到位后有兴趣的话可以加入,再加上从客观上了解他们公司发展和融资进程都比较理想,所以印象大好。
于是朋友就过去了,去了之后还跟他之前的一些有业务关系的伙伴们说停止接活一阵子,要安心做一番新事情了。
过得一个多月,朋友跟我说。
那边公司说战略有变化,暂时不打算再扩展西南区的业务,今年的中心还是放在北方区域。因此没法给他提供岗位了,只能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合作了。
朋友懵了,这才刚跟圈子里伙伴们说商上岸,又被赶下水了?
与对方CEO联系几次,都无果,乃至说,可以再跟圈子里说现在又接活了呀。
对于朋友这边,我感觉非常的不好意思,想办法帮他弥补损失。这年头风大雨大,可能对他来说进到一个相对稳定点的企业里避一阵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方面,回想起来也是一阵凉意。因为我也考虑过加入他们团队。
如果我也过去了,极有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有些棘手。
也算是万幸吧。
事后认真的思考了下,这种抱大腿的事儿,真得前思后想,仔细斟酌和评估啊。
别人确实项目很好、圈子很牛、资源很多,但是,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纵使他把资源输出给你,也不一定能承接得住的。
而且,双方如果是合作,一定得互惠互利,不能一味的索取,要有自己独特的输出,有价值的输出,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不可缺性。
否则的话,加入进去如同打工,风险还是极高。
所以啊,不间断的把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己的格局提升,是极为重要的。努力把自己A计划之外的BCDE...计划走出来几个,尝试掌握生活和事业的主动性了,才能尽可能的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