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声,引发的“瞎”想

作为成年人,或多或少都受过鼾声的困扰:声音轻微、频率均匀的小鼾,或许可以助眠;而高低起伏、时断时续的大鼾,则足以让人彻夜无眠。


严格来说,打鼾是一种病理现象,得治。但在法国作家,安德烈•布沙尔之谜系列作品之一的《鼾声之谜》里,奇切卡彭小镇的五位小侦探,却认为鼾声背后隐藏着千奇百怪的秘密。好吧,在他们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多缺乏想象力。


算起来,“鼾声之谜”是小侦探们经手的第三个案子了,这一次他们能不能破解这个秘密呢?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


一个周末的午后,天气晴朗,在卡米尔家舒适的沙发上,正午睡的爸爸,张大着嘴巴,发出一阵一阵刺耳的怪声。


怪声音引起了卡米尔的好奇,为了一探究竟,她把另外四位小侦探召集到家里,共同研究这声音是怎么发出的。


听着时而嘹亮、时而低沉的声音,阿黛尔肯定地说:一定是卡米尔的爸爸,在找不靠谱的哥哥学习单簧管时,不小心把单簧管吞进喉咙里了。为了更好的效果,他这会儿正边睡觉边演奏呢。


但雨果凭他的“经验”认为,这“咔~咔~呼噜噜~”声,像极了他爸爸那辆有问题的老爷车发出的声音,应该把卡米尔的爸爸送到修车厂,拆开来检查检查。


这个提议太吓人了,在卡米尔的极力反对下,雨果又换了一个解决方案:找小人国的修车师傅,来更换卡米尔爸爸身体里损坏的零部件。从始至终,在雨果眼里,卡米尔的爸爸就是一台需要修理的汽车。


这时,呼噜声又变调了:“呼哈哈哈~呼噜呼噜~”,霍顿斯打赌说:一定是有一只公猫从卡米尔爸爸大张着的嘴巴,钻进了他温暖的身体里,发出来的呼噜声。


随着鼾声越来越响,霍斯顿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想法:那只公猫的喉咙里还有一只打鼾的猫咪。为了养活身体里的两只猫咪,卡米尔的爸爸每天都得吃一大盆猫粮呢。


接着,其他小侦探也不甘示弱,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它们一个比一个出乎意料,让人忍不住感叹:在他们的小脑瓜里,怎么住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唯一意料之中的事情:最后,他们还是没能揭开鼾声之谜,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又成功转移到卡米尔的新足球上了。


喜欢有始有终的作者,和前两次一样,不得不出来收拾残局:他揭示的故事“真相”似乎更合乎情理。但作者和从前一样,依然期待着小朋友们的参与。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调查结论了吗?


至此,安德烈•布沙尔先生的之谜系列作品就读完了。在他的每一本绘本的封面,都写着一行小字:“请自备好奇心,打开脑洞,与书中小侦探一起破解谜团吧”。这是写给小朋友的,也是写给我们这些大朋友的。


做成人许多年,我们不知什么时候,已丢失了许多好奇心和想象力,为了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要,我们的头脑几乎被各种标准、逻辑和常识格式化了。


突然,有这样一套绘本出现在我们面前,它让我们在那些“胡思乱想”中,感受到了想象力的可贵与魅力,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是否经常用各种规则,去破坏孩子的想象力;我们是否为自己的想象力,留有余地…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