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个洒脱的人,出行前总要详细计划一番。但日本之行却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15年到19年每年在不同的季节开始了八天的日本之旅。
抵达第一站,大阪。日本的住宿比较贵,第一晚住在大阪郊区的一家老酒店。说是酒店,其实也就是国内好一点的农家乐的样子,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散布于田间的民居和劳作的人。房间很小,卫生间的洗漱台、马桶、浴缸是一体成型的,浴缸小到只能蜷缩在里面,但整体非常干净、整洁,酒店还提供了带着阳光味道的浴衣和木屐。黄昏时,我们步行穿过田野和铁轨去镇上觅食,顺便逛了当地人的园艺市场,吃到了正宗的章鱼小丸子。
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是第三天的目的地——京都。京都,在我心中就是活着的大唐,是李白诗歌中那个气象万千的盛唐的缩影。京都自日本平安时代到明治维新迁都,一千多年来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京都是日本文化的根,日本人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国人,站在京都的土地上,心情是复杂的,战争的伤痛犹存,对大唐余韵的追寻又不得不令人对这座日本城市心怀敬意。游赏京都,一定不能像我这样,抬着相机追着艺伎跑,艺伎们似乎也早已习惯了游客的举动,只是优雅地踱着小碎步,低头浅笑。在京都,至少得流连四、五日,或寻访寺庙、或流连于市井街道的小店中,在川边或林间散步,吃一顿怀石料里、喝一杯抹茶……京都之行,短短两天,难以尽兴,谁让我来去如此匆匆呢?只能望着金阁寺的水中倒影舔口抹茶冰淇淋聊以自慰。人生也许就是这样,遗憾,往往才让人念念不忘。京都,我还会再来的。
第五天,我去镰仓拜访了镰仓大佛,去了樱木花道“命运的路口”向青春致敬。在海边的小吃店里,吃到了“生银鱼+生鸡蛋”拌饭,竟一点腥味都没有。
第六天,富士山打卡。看多了藏区的雪山,随意地游览了一下。有清冽的雪山融水形成的八个池塘,倒映出远处的富士山,山林苍翠,小桥流水,美不胜收。
第七天,终于来到东京了!浅草寺、东京塔、台场、天皇居所、银座挨个儿打卡。东京是一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
几天的旅程中,每天就是吃吃吃。的确如此,我的行李箱里大都是日本的零食、茶。在日本,看到了许多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东方式的优雅让我感慨万千。真心希望世界和平,把我们祖先留下的美好事物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