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直白的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大多数人会不以为然,不去回答这种无病呻吟的问句,太过矫情,显得毫无疑义。
日复一日,在奔命的忙碌与劳累过程中,生命有什么意义?此类问句实在不好回答,先赚了下个月的车贷、房贷、孩子的奶粉钱、生活费之后再考虑吧,或者说,难道这些不就是生命的意义吗?
大概这也是种答案。
《活出生命的意义》,说实话,如果不是在得到栏目中得知,这是一本各位老师都阅读并推荐的书,单凭书名我可能不会选择读它。
原来,这不是一本汤羹类励志书,而是一位在二战集中营犹太幸存者,讲述了他们从进入集中营那天,一直到战后恢复日常生活,经历整个过程人们的心理变化。以及,作者维克多·弗兰克以此研究得出“意义疗法”的心理学治疗方法。
作者:维克多•E.弗兰克尔(Frank.V.E.,1905-1997),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辽学派。
读到这本书,心灵是震撼的。作者的经历远比这本书更动人。3年集中营生活,1/28的存活概率;67岁学习驾驶飞机;80岁登上阿尔卑斯山,享年92岁。
纳粹集中营,太多的人描述悲惨与不幸。作为幸存者之一,作者像是在讲述自己的内心独白,作者既恳切又超然的视角将他看见的、想到的、期望的,耳语给读者。告诉阅读的人说,该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这件事。立足自己的内心,极力诚实不欺;同时又以医生的专业冷静态度,超越当时严酷的环境,不自怜不抱怨不倾诉。
· 最好的说服是亲历 ·
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他的理论。当上帝将问题摆在你面前,你如何看待?怎样去选择?怎么去做?最终组合成为你的人生。原来生命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它的,生命意义就是责任。
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写到作者在冰天雪地中,空着肚子,穿着漏水的破鞋,满脚冻疮,被狱头打着骂着,走向筑铁路的工地。睡觉的地方爬满臭虫,不能洗漱,用发黑的沾满污渍的手吃饭。环境如此恶劣,竟然很少有人拉肚子,生病。尼采说: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很快适应,并生存。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而人,是可以做到选择对人生说“是”的。
· 在苦难中,唯一拯救人类的是爱 ·
在集中营,每个人遭受的经历足以让人绝望无数次,忍饥挨饿身心摧残致使每个人认为,自己剩下的只是一具残破的躯干而已,实际上也可以称为僵尸。
这时候,维克多想起妻子,思念爱人让他看见天空的繁星其实依然美丽;看见清晨的霞光在一片黑云后散开。可以听见妻子回应他的话,看见妻子温暖的微笑。不论真实与否,让维克多坚信妻子比太阳还要明亮,体悟到幸福的真谛。
突然间领悟到一个伟大的真理: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具有深刻的含义。
在集中营,是生存者的实验室和试验场,我们观察并发现了一些难友过着低贱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像圣徒一样生活。人在内心存在着两种潜在性;哪一种潜在性得到实现将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定而非环境。
· 任何环境中,总有人具备高尚的灵魂,
而另外一些人让人鄙视 ·
“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根本转变。我们不得不向我们自己学习,并且,我们不得不教育失去希望的人,我们能够从生活中得到什么,这并不真正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我们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生活的意义。并作为那些被生活询问的人,想一想我们自己——每时每刻地。我们的回答必须包括,不是说和思索,而是正确的行动和正确的行为。生活最终意味这担负起发现问题的真正答案,并实现常常向我们每个个体提出的任务。”P80
我们是不是需要随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如果经受苦难,是不是可以赋予它某种意义。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一百种答案,它属于不同的人。所以,生命的意义是个开放式问题,也有开放式的回答。
但是,你总是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回答,用一生来证明,什么是活着的意义。
极力推荐《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