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之前学校突然换了班级,孩子由原来的五年级一班换置了五年级三班,从进入这个班级后,渠儿有三次和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面对一个之前即便生病也要去上学的孩子,突然这样的话语,为娘的不得不感觉到孩子最近的为难。?关于孩子的学习,为娘的似乎从来没有为此操心,但面对爱学习,却不想上学的孩子,或者,他也需要为娘的做点什么吧!
我的问题是:现有教学中与孩子互动的模式,是否会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
带着这个问题 我在下午,约好语文老师会面.
经过学校门卫的通知便径直走入红旗小学的教学楼,那是一个办公与教学集为一体的楼。红白相间的楼宇,看上整齐有格调,经历岁月沉积后,分外让人感受到沉稳中不失活跃。步行四楼,办公室坐落在楼道的尽西头,迎着西山的太阳,明亮的净水设备折射着午后温暖耀眼的光芒。
轻轻地敲门进入,语文老师站起身,和蔼温和的说:***妈妈,是吗?与此同时,数学老师也抬头示意,温暖的笑容挂在脸上;彼此问候;语文老师顺手拖过来邻座的椅子,示意我坐下;与年轻的语文老师第一次面对面交流,小学老师的惯性交流模式淋漓尽致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我悄悄地挪了一下椅子,为的是两位教师都可以看到,语文老师运用高亢的语音语调来和我叙述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孩子没有大问题,就是字写的不好,上课爱和前后左右说话,是你不断的问问题,所以我们才说的。没有大问题········”;听到这样的语音语调说话,我此时内在涌起了一连串的“不够好”,同时,我也知道,我内在的“心锚”被触动了!
老师眼中的这些“不够好”,恰恰不是我想了解的。我最想了解的是,老师如何与孩子互动的。在刚刚短短的几句话,已经让我明白了,老师的谈话内容与我来学校想了解的不在一个频道;但,我必须把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调到这个频道;于是,我望着语文老师的眼睛说:那你觉得我该如何帮助孩子呢?语文老师义正严辞的说:“做不好就必须批评·····这么多孩子,我们没有时间一一的想你的心理,估计你的感受!”数学老师抬起头说:”我觉得你的孩子太幼稚······反正,我们说了,孩子如果学,我们就教······你应该问他为什么不来上学?”·
其实,作为妈妈能不问孩子为何不来上学吗?面对突变的老师和班级,孩子一定存在很多不舒服,而这些不舒服的情绪又不被关注!于是,开始向妈妈求救了!
记得,在儿子最后一次说:“妈妈,我不喜欢上学。”我的回答是:“孩子,如果你觉得你自己不通过学校就可以学到更多生活的本领和技巧,交到更多的朋友,那你可以选择不上学,在家自学!你觉得你现在可以吗?”渠儿说:“哎,不可以.....”
看似叙述的指责,评判,或许就是当下义务教育体制内的教学模式吧;我允许老师们这样,同时我也找到了我们的共同价值:提升渠儿的各方面能力!
文章快落笔时,我内在依然会有惋惜,依然会有一些不舒服,依然会愿意继续针对“接纳”修一个更好的自己。
安茹 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