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 班主任为什么要写作? 一
文 | 康磊
自学校聘请我来带领班主任工作室以来,我一直督促年轻的班主任们,撰写自己的班级故事。
接受成立班主任工作室任务之初,我也很迷茫,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带领年轻的班主任们走上专业成长之路呢?
我翻出微信,想在好友中找找大咖问下。
我想到了秦望老师。
他十多年前就在学校创建了8+1工作室,如今它已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作室代表。
他在微信中提示道:撰写带班叙事,是研究的起点。
于是,我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号召大家一起写自己的带班故事。
近一个月来,大家积极撰写,微信分享,坚持笔耕,洋溢着你争我赶的氛围,着实让人欣慰。
相信在以后的教育生活中,大家一定会通过写作,不断提升自我,真正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
为什么我认为写作能促使教师专业成长呢?
一、写作引发思考
在撰写班级故事的时候,每个老师都要从取材、叙述、评议等不同方面,重新反观自己的教育生活,重新思考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重现、重构的过程。
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让写出来的故事真实可信,对自己、同行、学生有启发作用,有教育意义。
三年前,我带一届优秀班,学生与我关系委好,班级故事也平和沉静。
但这样的状态下,我也写作班级故事时,反思自己的言行得失。
例文:
性感与人品
一
上课间操的时候,学生早早地来到了操场,在列队等候。
我从学生的队伍中穿过,并查看大家的精神状态,突然看到张果同学脚踝露着,冻得红红的。
我猜想是穿着夏天的短筒袜吧。
现在才三月份,可以说春寒料峭,气温还不高。
难道他不知道冷?
我随口说了一句:张果,你有脚脖子露出那么多,好性感呀!
大家在笑。张果也尴尬地笑说:老师,我没带长袜子。
天气还冷,记得保暖。我提醒说。
再转到女生队伍里,见张雅同学也是只穿了个短筒袜。
突然意识到刚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性感”一词,有些失当了。
只注意男生的感受了,(其实,我与男生的关系还不错),
就没有顾及全班其他同学的想法了。
二
学生到教务处排除拍照,要进行中考信息的录入,采集学生照片。
赵博拍过了,要走。教务员李老师叫住说:刚才这个同学再来拍一次,系统问题,没上传成功。
大家回头叫赵博,他已离开教导处,跑着回教室了。
我叫学生去喊他来。
不一会儿,他来了。赵博是个很顽皮的孩子,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问:老师,咋了?为啥重拍?
我随口答了一句:人品不够呗。
本意想开个玩笑,让他不要紧张,想着他也时常上网,知道“人品”一词不过是个网络戏谑之语。
人品不行,只是形容一个人运气不好。
他尴尬地笑笑,又坐下重新拍了一张。
他低着头离开教务处,我突然意识到刚才关于“人品”的戏谑之语,可能戳中了什么。
在我心里是玩笑话,但在赵博心里呢?在其他同学的心里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呀!
文末,我反思道——
理解会出现偏差的,作为师者,无心的一句话,可能就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他们一时分辨不出玩笑与严肃,况且,在他们心中,一个不时常开玩笑的严肃的班主任,语言的份量是非常重要的。
做老师,一定要谨严慎行。
这件事后,我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语、行为,不轻易以不严谨的说辞抛给学生,生怕给学生留下不合适的影响。
只是写作让我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老师的职业生涯漫长而单调,工作性质循规蹈矩,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如何消除这种职业倦怠?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写作。
记录自己看似单调重复的工作中的小惊喜、小确幸、小烦恼、小得意、小忐忑……
你会发现:
在单调的课程表里,有不同的课堂趣事;
在一茬茬的学生里,有迥异的鲜活笑脸;
在不变的教室里,有永不重复的喜怒哀乐……
记录下来,给自己的教育生命留痕,也是让自己的头脑产倦怠的最好方式。
故事雷同,人物不同,感受有别;
场景类似,时间不同,心境有别;
写作让我们留下思考,思考中领悟:
这故事是我的,那支歌是我唱的,那滴蜜是我酿的!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写作,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生命才更有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