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焦点讲师三期,漯河,坚持分享320天,(2017-11-15)
心理健康课之我见
首先要以指导纲要为核心为指导,她是心理课的灵魂。第二,辅导目标要抓准,辅导目标是辅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的设计要紧扣知行意行。辅导目标,既不要超越,也不要低估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性要非常鲜明,并且辅导目标不易过多太散,而且不可缺乏可操作性。为了把握辅导目标,应该问自己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学会什么?一课一得是什么?这样对于目标的设计更有方向,辅导重难点要抓准其实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最难操作引导的是什么?这就是难点,要让全体学生都掌握的是什么?这就是重点。心理辅导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纯的心理品质的训练,他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的发展自我奠定基础。在课上师生投入情感,师生之间互动,真诚开放,氛围安全,学生能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和接纳,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显且主动参与活动和讨论,同学和老师有叫做自我开放和经验分享,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这就是无条件尊重所有的学生,不对学生的谈话,做道德的评价,不做对与错的评判,心理教师要有人情味,懂得共情,懂得引导学生发泄情绪,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各个都有体验交流,活动尽量设计在小组中交流,让全体同学都有机会述说。教师除了语言要有激情,过渡语要有温度,老师的评价语要有的放矢,能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感受到温度。
好的心理课一定要会从某个层面某个角度,一定会使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要用心设计,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感受到热情,哪怕只安抚了一个孤独的心灵,哪怕是感动了一个孩子,哪怕只树立了一个孩子的信心都是值得的。
在现实的心理课堂,如果教师对学科定位不准对教材理解不透,对学生了解不够,对自己风格不明,导致心理活动课沦为游戏课,或者是思品课,或做道德评判。
在上心理活动课时,让大家都有事干,没有机会开小差做小动作,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变大,而且是有时效的。每个活动都要扎实有意义。学生越来越主动的投入,越来越积极的参与,越来越放开自我。
心理活动课,主要在于动,不但师生小组互动,还要生生互动,多元互动,形成团体动力。与学生的互动中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灵动的课堂会让学生难忘。